善言天者,必验于人;善言人者,必本于天。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大医习业》

鼻鼽---[过敏性鼻炎]

鼻渊、鼻鼽,当分寒热。若涕浓而臭者为渊,属热,清凉之药散之;若涕清而不臭者为鼽,属寒,辛温之剂调之。(张路玉)


鼽者,鼻出清涕也。五行之理,微则当其本化,甚则兼其鬼贼。《易》曰燥万物者莫 乎火。以火炼金,热极而反化为水。肝热甚则出泪,心热甚则出汗,脾热甚则出涎,肺热甚则出涕,肾热甚则出唾。凡痰、涎、涕、唾稠浊者,皆火热极甚销烁致之也。或言鼽为寒者,误也,彼但见鼽嚏鼻窒,冒寒则甚,遂以为然。岂知寒伤皮毛则腠理闭密,热气怫郁而病愈甚也。(刘河间)


(谓鼻出清涕)



〔丹〕肥人鼻流清涕,乃饮食痰积也。


苍术 片芩 南星 川芎 白芷 辛夷 甘草


上或末或丸皆可,白汤下。



〔《本》〕治鼻塞清涕出,脑冷所致。


通草 辛夷(各半两) 细辛 甘遂 桂心 芎 附子(各一两)


上细末,蜜丸,绵裹纳鼻中,密封,勿令气泄,丸如麻子稍加大,微觉少痛,效。捣姜为丸,即愈。



〔无〕辛夷散 治鼻塞脑冷,清涕不已。


细辛 川椒 干姜 川芎 吴茱萸 辛夷 附子(各三分) 皂角屑(半两) 桂心(一两) 猪油(六两)


上煎猪脂成膏先一宿,以苦酒浸前八味,取入油煎附子黄色止,以锦裹塞鼻孔中。



运气 鼻鼽有二∶


一曰火攻肺虚鼻鼽。经云∶少阴司天,热气下临,肺气上从,鼽衄鼻窒。又云∶少阴司天,热淫所胜,民病鼽衄嚏呕。又云∶少阳司天,火淫所胜,甚则鼽衄。又云∶少阳之复,烦躁鼽嚏。又云∶少阴司天,客胜则鼽嚏。又云∶岁金不及,炎火乃行,民病鼽嚏。又云∶金不及曰从革,从革之纪,其病嚏咳鼽衄,治以诸寒是也。


二曰金助肺实鼻鼽。经云∶阳明所至为鼽嚏,治以温剂是也。


针灸鼻鼽独取足太阳。经云∶足太阳之别,名曰飞阳,去踝七寸,别走少阴,实则鼽窒头背痛,取之所别是也。



〔《甲》〕鼻鼽不利,窒气塞, 僻,多涕,鼽衄有痈,迎香主之。鼻鼽不得息,不收涕,不知香臭,及衄不止,水沟主之。


川椒散


治鼻流涕。


川椒(开口者,炒出汗) 诃子(去核) 辣桂 川白姜(生用) 川芎 细辛 白术(各等分)


上为细末,每用二钱,食后温酒调下。


细辛散 治肺伤风冷,鼻流清涕,头目疼痛,胸膈不利。


细辛(一两) 附子(炮,去皮脐) 白术 诃藜勒(煨,去核) 蔓荆子 芎 桂心(各七钱五分)


枳壳(麸炒) 炙甘草(各半两)


上 咀,每服三钱,水一盏,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食后温服。


《本事》通草丸 治鼻塞,清涕出,脑冷所致。


通草 辛夷(各半两)细辛 甘遂 桂心 芎 附子(各一两)


上细末,蜜丸,绵裹纳鼻中。密封勿令气泄,丸如麻子,稍加大,少痛效,捣姜为丸即愈。


辛夷散(《三因》) 治鼻塞脑冷,清涕不已。


细辛 川椒 干姜 川芎 吴茱萸 辛夷 附子(各七钱半) 皂角屑(半两) 桂心(一两) 猪油(六两)


上煎猪脂成膏,以苦酒浸前八味,取入油煎,附子黄色止,以绵裹塞鼻中。


《干金》细辛膏 治鼻塞脑冷,清涕常流。


细辛 川椒 川芎 黑附子(炮,去皮脐) 干姜 吴茱萸(各二钱半) 桂心(三钱三分) 皂角屑(一钱六分半)


上用猪脂二两煎油,先一宿以米醋浸药,取入猪油内同煎,附子色黄为度,以绵蘸药塞鼻中。


塞鼻桂膏 治鼻塞常有清涕。


桂心 细辛 干姜(炮) 川椒(去目并合口者,炒出汗。各半两) 皂荚(二钱半)


上为细末,以羊脂和成膏。每用如枣核大,绵裹塞鼻中。


白芷丸 治鼻流清涕不止。


白芷研为细末,以葱白捣烂和为丸,如小豆大。每服二十丸,茶汤下,无时。


赞助(淘宝)

赞助(拼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