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言天者,必验于人;善言人者,必本于天。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大医习业》

面病

罗谦甫治杨郎中之内.年五十余.体肥盛.春患头目昏闷.面赤热.多服清上药.不效罗诊其脉洪大而有力.内经云.面热者.足阳明病.脉经云.阳明经气盛有余.则身以前皆热.况其人素膏粱.积热于胃.阳明多血多气.本实则风热上行.诸阳皆会于头.故面热之病生矣.先以调胃承气汤七钱.黄连二钱.犀角一钱.疏利三两行.撤其本热.次以升麻加黄连汤.去经络中风热上行.则标本之病俱退矣.方以升麻、葛根各一钱.白芷七分.甘草、炙白芍各五分.连、芩酒制各四分.川芎、生犀末各三分.荆芥穗、薄荷叶各二分.水半盏.先浸川芎、荆芥穗、薄荷.另以水二盏半煎至一盏半.入先浸三味同煎.至一盏.食后温服.日三服.忌湿面五辛之物.


真定府维摩院僧.年六十余.体瘠弱.初冬.头面不耐寒.气弱不敢当风行.诸法不效罗诊其脉.弦细而微.且年高常食素茶果.此阳明之经本虚.脉经云.气不足.则身以前皆寒栗.又加诵经文损气.由此胃气虚.经络之气亦虚.不能上达头面.故大恶风寒.先以附子理中丸数服.温其中气.次以升麻汤加附子行其经络.方以升麻、葛根各一钱.白芷、黄各七分.炙甘草、草豆蔻仁、人参各五分.黑附炮七分.益智三分.连须葱白同煎.数服良愈.或曰.升麻汤加黄连治面热.加附子治面寒.有何根据.答曰.出自仲景.盖诊杨氏脉阳明标本俱实.宜先攻其里.后泻经络中风热.故升麻汤加黄连.以寒治热也.尼僧阳明标本俱虚寒.宜先实其里.次行经络.故升麻汤加附子.以热治寒也.仲景群方之祖.信哉.


震按此二条罗公自注甚明.由其熟读内经.故能切实发挥.下二条讲面黑之理.亦极有精义.


又治一妇三十余岁.忧思不已.饮食失节.脾胃有伤.面色黧黑不泽.环唇尤甚.心悬如饥.饥不欲食.气短而促.罗曰.人身心肺在上.行营卫而光泽于外.色宜显而不藏.肾肝在下.养筋骨而强壮于内.色当隐而不见.又必赖脾胃在中.传化精微.以灌四旁.冲和而不息.若其气一伤.则四脏失所.今忧思不已.脾胃气结而不行.饮食失节.脾胃气耗而不足.故使阴气上溢于阳中.而黑色见于面.又经云.脾气通于口.其华在唇.今水反侮土故黑色见于唇.此阴阳相反.病之逆也.上古天真论云.阳明脉衰于上.面始焦.可知阳明之气不足.乃用冲和顺气汤.以葛根一钱五分.升麻、防风各一钱.白芷、黄 各八分.人参七分.甘草四分.白芍、苍术各三分.以姜、枣煎.已午前服.取天气上升之时.使人之阴气易达也.数服而愈.此阴出乘阳治法也.


有人因灸三里而满面黑气.医皆以为肾气浮面.危候也.有人云.肾经有湿气上蒸于心心火得湿成烟气.形于面.面属心.心肾之气常相通.如坎之外体即离.离之外体即坎.心肾未尝相离也.耳属水.其中虚.则有离之象.目属火.其中满.则有坎之象.抑可见矣以去湿药治之.如五苓散、黄 、防己之类皆可用.


〔附〕兴国初有任氏.色甚美.聘进士王公甫.谓甫不遂寸禄.愁郁不乐.面色渐黑.自惭而归母家求治.一道人曰.是可疗也.以女真散酒下二钱.日两服.数日间面变微白.一月如旧.赂得其方.乃黄丹、紫菀.等分为末耳.


震按此因愁郁而致面黑.此方恐未必效.又有触受秽臭面色忽黑者.宜焚沉、檀.却能着效.


余杭人和 .将赴官.因蒸降真木犀香.自开甑而仆甑面上.为热气所熏.面即浮肿.口眼皆为之闭.更数医不能治.一医云.古无此证.以意疗之.乃取僧寺久用炊布烧灰存性随敷而消.未半月愈.盖以炊布受汤上气多.反用以出汤毒.犹以盐水取盐味耳.此心法之巧也.


震按釜盖气水以治烧酒毒.即同此义.



《难经》曰∶人面独能耐寒者,何也?盖人头者,诸阳之会也,诸阴脉皆至颈、胸中而还,独诸阳脉皆上至头,故令面耐寒也。一云∶手只六阳之经,虽皆上至头,而足阳明胃之经,起鼻交额中,入齿中,侠口环唇,倚颊车上耳前,过客主人穴,或其胃中风热,或风热乘之,令人面肿,或面鼻色紫,风刺瘾疹,或面热面寒,随其经证而治之。



升麻黄连汤 治面热。


升麻(一钱半) 葛根(一钱半) 白芍(七分半) 川芎(四分半) 白芷(二分) 薄荷(三分) 荆芥(三分) 苍术(八分半) 黄连(五分,酒洗) 黄芩(六分,酒洗) 犀角(四分半) 甘草(五分)


上锉一服,水煎,食后服。


升麻白芷汤 治面唇紫黑,乃阳明经气不足也。


升麻(一钱) 葛根(一钱半) 芍药(三分) 防风(一钱) 白芷(一钱) 苍术(三分)黄(七分) 人参(七分) 甘草(四分)


上锉一剂,姜、枣煎服,宜早饭后,午时前,取天气上升于中,使阳易达于面也。


连翘散 治面生谷嘴疮,俗名粉刺。


连翘 川芎 白芷 黄连 苦参 荆芥 贝母 甘草 桑白皮 山栀子


上锉,水煎,食后临卧服。


清上防风汤 清上焦火,治头面疮疖,风热毒。


防风(一钱) 荆芥(五分) 连翘(八分) 栀子(五分) 黄连(五分) 黄芩(七分,酒炒) 薄荷(五分) 川芎(七分) 白芷(八分) 桔梗(八分) 枳壳(五分) 甘草(三分)


上锉一剂,水煎,食后服,加竹沥尤效。


姜黄丸 治头面肿大疼痛,并喉痹。


僵蚕(一两) 大黄(二两)


上为末,姜汁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井水入蜜少许,研,徐徐食后呷服。


苦参丸 治肺风皮肤瘙痒,或生瘾疥癣,有人病遍身风热,细疹痒痛,不可忍者,连胸胫脐腹,及近隐处皆然,涎痰亦多,夜不得睡。


苦参(一斤,为末) 皂角(去皮,并子)


上用水一斗,将皂角浸揉去浓汁,滤去渣,熬成膏,和苦参末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荆芥薄荷酒下,惟酒下亦可。


麦门冬膏(黄宾江) 治面上肺风疮。


麦门冬(去心,一斤) 橘红(去白,四两)


上用水煎汁,熬成膏,入蜜二两,再熬成,入水中一夜去火毒。每服五匙,滚水化开,食后服,夜将后春容散擦之。


春容散(黄宾江)


白附子(六钱) 枯矾(三钱) 硫黄(五钱) 黑铅(炒枯,三钱) 密陀僧(二两)轻粉(一钱) 黄丹(飞过,一钱) 麝香(二分)


上为末,先将冷水擦红处,湿后以末药擦之,不可擦破,忌酒色、恼怒。


玉容散 治面生 ,或生小疮,或生痉痱、粉刺之类,并皮肤瘙痒,能去垢腻。


皂角(三斤,去皮) 升麻(八两) 楮实子(五两) 甘松(五钱) 三奈(三钱)砂仁(连皮,五钱) 天花粉(一两) 白芷(一两) 白芨(一两) 糯米(一升,另研) 白丁香(五钱,须腊月收者) 绿豆(一两,另研)


上为末,和匀,量用洗面,不惟馨香,亦且去垢。一方加藿香五钱,樟脑一钱,为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清晨洗面最奇。


如玉散(宗橘泉)〔批〕(按此方治外之剂) 治面上一切酒刺、风刺、黑靥斑子。


白芷 藿香 牙皂(去皮、子,各一钱) 甘松 三奈 水泽 白丁香(另研,各一钱) 天花粉 白茯苓(各一钱半) 杏仁(去皮,另研) 细辛 蜜陀僧(各一钱) 樟脑(五分,另研) 白芨(少许)


上为末,临卧用津唾调,或乳汁调,敷面上,明早温水洗去,其面如玉。


治抓破面皮。


用生姜自然汁,调轻粉搽患处,更无痕迹。


攒竹 龈交 玉枕 主面赤 颊中痛。 上星 囟会 前顶 脑户 风池 主面赤肿。


巨 主面恶风寒,颊肿痛。 天突 天窗 主面皮热。(又云∶天窗主颊肿痛。) 肾俞 内关主面赤热。 行间 主面苍黑。 太冲 主面尘黑。 中渚 主颞 痛,颔颅热痛,面赤。 悬厘主面皮赤痛。


经义


《邪气脏腑病形篇》帝曰∶首面与身形也,属骨连筋,同血合于气耳。天寒则裂地凌冰,其卒寒或手足懈怠,然而其面不衣何也?岐伯曰∶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精阳气上走于目而为晴,其别气走于耳而为听,其宗气上出于鼻而为臭,其浊气出于胃,走唇口而为味。其气之津液皆上熏于面,而皮又浓,其肉坚,故天气甚寒不能胜之也。帝曰∶邪气之中人也奈何?岐伯曰∶邪之中人高也,身半已上者,邪中之也,身半已下者,湿中之也。诸阳之会,皆在于面。中人也,方乘虚时及新用力,若饮食汗出腠理开,而中于邪。中于面则下阳明,中于项则下太阳,中于颊则下少阳,其中于膺背两胁,亦中其经。面热者,足阳明病。


《五阅五使篇》岐伯曰∶五官者,五脏之阅也。脉出于气口,色见于明堂。五官以辩,阙庭必张,乃立明堂。明堂广大,蕃蔽见外,方壁高基,引垂居外,五色乃治,平博广大,寿中百岁。帝曰∶愿闻五官。岐伯曰∶鼻者肺之官也,目者肝之官也,口唇者脾之官也,舌者心之官也,耳者肾之官也。帝曰∶以官何候?岐伯曰∶以候五脏。故肺病者喘息鼻张,肝病者 青,脾病者唇黄,心病者舌卷短,颧赤,肾病者颧与颜黑。帝曰∶其常色殆者何如?岐伯曰∶五官不辩,阙庭不张,小其明堂,蕃蔽不见,又埤其墙,墙下无基,垂角去外,如是者,虽平常殆,况加病哉。


《五色篇》雷公问于黄帝曰∶五色独决于明堂乎?帝曰∶明常者鼻也,阙者眉间也,庭者颜也,蕃者颊侧也,蔽者耳门也,其间欲方大,去之十步,皆见于外,如是者寿必中百岁。雷公曰∶官五色奈何?帝曰∶青黑为痛,黄赤为热,白为寒,是谓五官。雷公曰∶以色言病之间甚奈何?帝曰∶其色粗以明,沉夭者为甚,其色上行者病益甚,其色下行如云彻散者,病方已。雷公曰∶病小愈而卒死者,何以知之?帝曰∶赤色出两颧大如母指者,病虽小愈,必卒死。黑色出于庭,大如母指,必不病而卒死。雷公曰∶死有期乎?帝曰∶察色以言其时,庭者首面也。阙上者,咽喉也。阙中者,肺也。下极者,心也。直下者,肝也。肝左者,胆也。下者,脾也。方上者,胃也。中央者,大肠也。挟大肠者,肾也。当肾者,脐也。面王以上者,小肠也。面王以下者,膀胱、子处也。颧者,肩也。颧后者,臂也。臂下者,手也。目内 上者,膺乳也。挟绳而上者,背也。循牙车以下者,股也。中央者,膝也。


膝以下胫也。当胫以下者,足也。巨分者,股里也。巨屈者,膝膑也。此五脏六腑肢节之部也。能别左右,是谓大道,男女异位,故曰阴阳,审察泽夭,谓之良工。沉浊为内,浮泽为外,黄赤为风,青黑为痛,白为寒,黄而膏润为脓,赤甚者为血,痛甚为挛,寒甚为皮不仁。男子色在于面王,为小腹痛,下为卵痛,其圜直为茎痛,高为本,下为首,狐疝 阴之属也;女子在于面王,为膀胱、子处之病,散为痛,搏为聚,方员左右,各如其色形。其随而下至胝为淫,有润如膏状,为暴食不洁。左为左,右为右,其色有邪,聚散而不端,面色所指者也。其色上锐,首空上向,下锐下向,在左右如法。以五色命脏,青为肝,赤为心,白为肺,黄为脾,黑为肾。肝合筋,心合脉,肺合皮,脾合肉,肾合骨也。


《五脏生成篇》曰∶凡相五色之奇脉,面黄目青,面黄目赤,面黄目白,面黄目黑者,皆不死也。面青目赤,面赤目白,面青目黑,面黑目白,面赤目青,皆死也。


《脉要精微论》曰∶夫精明五色者,气之华也。(详后眼目门)《刺热篇》曰∶肝热病者左颊先赤,心热病者颜先赤,脾热病者鼻先赤,肺热病者右颊先赤,肾热病者颐先赤。太阳之脉,色荣颧骨,热病也,荣未交,曰今且得汗,待时而已。


与厥阴脉争见者,死期不过三日,其热病内连肾,少阳之脉色也。少阳之脉,色荣颊前,热病也,荣未交,曰今且得汗,待时而已,与少阴脉争见者,死期不过三日。颊下逆颧为大瘕,下牙车为腹满,颧后为胁痛,颊上者鬲上也。


《经脉篇》曰∶心主所生病者,面赤目黄,喜笑不休,烦心心痛,掌中热。


论证(共三条)


形者气之质,色者神之华,有诸中必形诸外,故但知面中形色之常变,则凡虚实寒热凶吉死生之兆,已可得其七八,而再证以脉,再察以因,则病无遁情矣。凡医之所贵者,在必能无差,欲能无差,在确有真见,使不有独见之明,则何以隔垣能观,而通神明之理?经曰∶神乎神,耳不闻,目明心开而志先,慧然独见,口弗能言,俱视独见,昭然独明,若风吹云,故曰神。又曰∶粗守形,上守神。故上古使僦贷季理色脉而通神明,是可见形中之色无难辩也,而色中之神不易言也。学人于此,必能以神会神,斯云神矣,又安能以笔楮尽哉。


面色之辩,经言已详,诸所未尽,犹当兼察也。凡病患面赤,本皆属火,若满面微红而气盛者,此火证无疑也。若病患两颧鲜赤,如指如缕,而余地不赤者,此阴虚也。仲景曰∶面戴阳者,下虚故也。妇人尤多见之。病患面红不退者,邪盛病进为难愈。病患面白色者,气虚也,或白兼淡黄而气不足者,必失血也。病患面白有枯色者,血气俱败也,若证有痰火,则尤为难治。病患面青,或兼白者,必阳虚阴胜之病。久病患面转黄苍,此欲愈也。


病患面黄润而微赤者,必主湿热。病患面黄而兼青者,此木邪犯土,多不可治。病患面色青苍者,多主疼痛。病难愈而面色如煤不开者,终不吉。平人面色如灰尘,眼下青黑者,必有病至,其病必重。女人面色青者,必肝强脾弱,多怒少食,或经脉不调。女人颧颊鲜红,名曰带桃花,此阴中有虚火,多淫而无子。


面肿有虚实,肿者为实,浮者为虚。实肿者,或热或痛,乃因风火上炎,此以邪之有余也,脉必紧数,证必寒热。风则散之,火则清之,壅滞秘结则通之、利之,邪去而肿自消也。虚浮者,无痛无热而面目浮肿,此或以脾肺阳虚,输化失常,或以肝肾阴虚,水邪泛溢。然浮而就上,其形虚软者,多由乎气;肿而就下,按而成窝者,多由乎水。治气者,须从脾肺,虚则补之,实则顺之;治水者,须从脾肾,虚则化之,实则泻之。然水气虽分上下,而气即水之母,水即气之质,故有相因之化,而亦有相因之治也。凡虚浮在气者,虽曰气虚,然亦有虚实之异,不可执也。盖虚而浮者,多因于脾,此或以劳倦,或以色欲,或以泻痢,或以中寒,而脉必微弱,气必虚馁者是也。实而胀者,多因于胃,或木火炽盛而湿热上浮,或纵酒纵食而阳明壅滞,此其脉必滑数,证必多热者是也。然此证虽浮而不痛不肿,自与前证有异,虚实既辩,则或补或泻,或利或清,所当详酌而为之治也。


论治(共三条)


一、凡风热肿痛,此必 腮、时毒、痈疡之证,论治俱详外科,当察治之,或其甚者,防风通圣散主之。


面目虚浮,有因色欲过度,阴虚气越而致者,宜六味地黄汤,或八味地黄汤,或加减八味丸。若因劳倦伤脾,气虚不敛而面目虚浮者,宜参苓白术散、归脾汤,或十全大补汤。若因饮酒过度,湿热上聚而面目浮肿者,宜葛花解酲汤,或七味白术散。若因泻痢不止,脾肾气虚而面目浮肿者,宜胃关煎,或温胃饮。若因食饮不节,阳明壅实,二便秘结而头面满胀者,宜廓清饮。惟小儿多有此证,甚者宜木香槟榔丸下之。若阳明实热,胃火上浮,或烦热干渴而头面浮肿者,宜抽薪饮,或白虎汤,或大厘清饮利之。


水肿而浮,或眼下有如卧蚕者,此水气之为病也,论治详肿胀门。


面鼻粉刺、雀斑诸方,俱列因阵八七之后。


面病论列方


六味汤(补百二十) 八味汤(补一二一) 加减八味丸(补一二二) 归脾汤(补三二) 温胃饮(新热五) 葛花解酲汤(和一二四) 胃关煎(新热九) 白虎汤(寒二) 七味白术散(小七) 廓清饮(新和十三) 大厘清饮(新寒五) 参苓白术散(补五四) 抽薪饮(新寒三) 十全大补汤(补二十) 防风通圣散(攻十六) 木香槟榔丸(攻五十)


论外备用方


玉容散(因三百四 雀斑) 硫黄膏(因三百五 面疮赤风) 面鼻诸方(详因阵六九至一百止)


张景岳曰∶形色者,气之质,神之华,而皆见于面。然易见者形中之色,而难辨者色中之神。


凡病患面赤气盛,必火证。


两颧鲜赤,如脂如缕,余地不赤者,阴虚。


如面红不退,邪甚病进,为难愈。


面色白,气虚。


白兼淡黄而气不足,必失血。


面白枯,血气俱败,证有痰火,尤难治。


面青兼白,阳虚阴胜。


面黄润微赤,必主湿热。


面黄兼青,木邪犯土,多不可治。


面色青苍,主疼痛。


病瘥而面色如煤,终凶。


平人面色如尘,眼下青黑,病至必重。


女人色青,必肝强脾弱,多怒少食,或经脉不调。


颧颊鲜红,有虚火。


若久病患,面转黄苍,此欲愈也。


面肿有虚实,肿为实,浮为虚。实为风火上炎,脉紧数,症寒热,或清或散或下,邪去而肿自消。


虚浮者,无痛无热。


面目浮肺,因脾肺阳虚,输化失常,或肝肾阴虚,水邪泛溢。


然浮而就上,其形虚软者,多由乎气;肿而就下,按而成窝者,多由乎水。实而调之泄之,气虚补之,水虚化之。然水气有相因之治,不可执也。眼下如卧蚕者,亦水病。气浮亦有虚实∶虚者多因乎脾,或劳倦色欲,或泻痢中寒所致,脉必微弱,气必虚馁;实者多因乎胃,或木火炽盛,或纵酒纵食,脉必滑数,症必多热。


难经云。人面独能耐寒者。何也。盖人头者。诸阳之会也。诸阴脉皆至颈项中而还。独诸阳脉皆上至头。而足阳明胃之经。起鼻交 中。入齿中。侠口环唇。倚颊车。上耳前过客主人穴。其或胃中风热。或风热乘之。令人面肿。或面鼻色紫。风刺瘾疹。或面热面寒。随其经症而治之。


一论面寒者。阳明经虚寒也。


升麻附子汤


升麻 葛根 白芷 黄 (各七分) 大附子(炮七分) 人参 草豆蔻(各五分) 益智仁(三分) 炙甘草(五分)


上锉一剂。连根葱白二根。水煎服。


一论面热者。阳明经风热也。


升麻黄连汤


升麻 葛根(各一钱五分) 白芍(七分) 川芎(四分) 薄荷 荆芥(各三分) 苍术(八分半) 黄连(酒洗五分) 酒芩(六分) 犀角(四分半) 白芷(二分) 甘草(五分)


上锉。水煎。食后服。


一论面上疮者。上焦火也。


清上防风汤


防风(一钱) 荆芥(五分) 连翘(八分) 山栀(五分) 黄连(五分) 黄芩(酒炒七分)薄荷(五分) 川芎(七分) 白芷(八分) 桔梗(八分) 枳壳(五分) 甘草(三分)


上锉一剂。水煎。入竹沥同服。


一论面唇紫黑。乃阳明经不足也。


升麻白芷汤


升麻 防风 白芷(各一钱) 芍药 苍术(各三分) 黄 人参(各五分) 葛根(一钱半) 甘草(四分)


上锉一剂。姜、枣煎服。宜早后午前服。取天气上升于中。使阳达于面也。


一论面上粉刺者。肺火也。


清肺饮


连翘 川芎 白芷 黄连 黄芩 荆芥 桑皮 苦参 山栀 贝母 甘草


上锉。水煎。临卧服。


一点痣方。


以巴豆七个。锻石等分为末。以咸水搜在盏内。藏糯米于巴豆锻石内。候米烂。将痣用针拨动。以米膏点之绝。三日不洗。自然脱落。


一起字出青方。


矿锻石 紫蓼灰(各一钱) 苦参(五钱) 碱(一钱) 加百草灰、辣蓼灰各一钱。


上为末。水调写字上。有泥起。拂去再上。


一出刺青方。


马肉不拘多少。尽令苍蝇饱食作坏生蛆出。晒干为末。以针挑动青处。掺药。其青自出一抓破面皮。用生姜自然汁。调轻粉擦患处。便无痕迹。


一洗面方。


每早以漱口水吐在手掌中洗面。久久自润。粉刺自消。


一治赤红烂脸。水银、地沥青蜡各一钱。共捣涂之。


一治面上 鼻酒刺方。


雄黄(一钱) 硫黄(五分) 铅粉(一钱)


上共为末。乳汁调涂。晚上敷。次日温水洗之。如此三次去矣。



面生疮者,上焦火也。


清上防风汤 清上焦火,治头面生疮疖、风热之毒。


防风(一钱) 荆芥(五分) 连翘(八分) 栀子(五分) 黄连(五分) 黄芩(酒炒,七分)薄荷(五分) 川芎(七分) 白芷(八分) 桔梗(八分) 枳壳(五分) 甘草(二分)


上锉一剂,水煎,食后服。入竹沥一小盅尤效。



面紫黑者,阳明病也。


升麻白芷汤 治面唇紫黑,乃阳明经不足也。


升麻 防风 白芷(各一钱) 芍药 苍术(各三分) 黄 人参(各七分) 葛根(一钱半)甘草(四分)


上锉一剂,姜枣煎服。宜早后午前,取天气上升于中,使阳达于面也。



面生粉刺者,肺火也。


清肺散 治面上生谷嘴疮,俗名粉刺。


连翘 川芎 白芷 黄连 苦参 荆芥 桑白皮 黄芩 山栀 贝母 甘草(各等分)


上锉一剂,水煎,临卧服。



面热者,阳明经风热也。


升麻黄连汤 治面热。


升麻 葛根(各一钱半) 白芷(七分) 川芎(四分) 薄荷 荆芥(各二分) 苍术(八分半)黄连(酒洗。五分) 酒芩(六分) 犀角(四分半) 白芷(二分) 甘草(五分)


上锉一剂,水煎,食后服。



面寒者,阳明经虚寒也。


升麻附子汤 治面寒。


升麻 葛根 白芷 黄 (各七分) 黑附子(炮,七分) 人参 草豆蔻(各五分) 益智仁(三分)甘草(炙,五分)


上锉一剂,连须葱白二根,水煎温服。


白附子散 治男、妇面上热疮似癣,或黑瘢点。


白附子 蜜陀僧 白茯苓 白芷 官粉(各等分)


上为末,先用萝卜煎汤洗面,后用羊乳调成膏,敷患处,早晨洗去。


治肺毒面鼻赤 蜜陀僧不拘多少,为细末,临卧乳汁调敷面上,次日洗去。不过三五次而已即瘥。


治面上酒 鼻红紫肿


半夏 硫黄 白盐(炒) 枯矾(各二钱)


上为末,水调敷患处,立消。


治赤红烂脸 用水银一钱、 油烛一两,共捣涂之。


治面上糟鼻酒刺


雄黄 铅粉(各一钱) 硫黄(五分)


上共为细末,乳汁调,涂患处。晚上敷,次早温水洗去。如此三上即已。


治酒 鼻


轻粉 硫黄(少许)


上共为细末,用粗烧纸蘸擦之。


治鼻疮 用杏仁去皮尖为末,将乳汁和之,搽患处。


治面上粉刺


枯矾(一两) 生硫黄(二钱) 白附子(二钱)


上共为末,唾津调搽。临晚上药,次早洗去。


皇帝涂容金面方


朱砂(二钱) 干胭脂(二钱) 官粉(三钱) 乌梅(五个,去核) 朝脑(五钱) 川芎(少许)


上为细末,临睡时津唾调,搽面上。次早温水一盆洗面。二三七日,面如童颜,乃神仙妙用之法。


大意


头面者.诸阳之会也.十二经络.皆上于面而走空窍.(经文)所以面病俱属三阳之经.(汇补)


面痛


面痛皆属于热.但暴病多实.久病多虚.饮食妨碍.皆因膏粱风毒.食卧少安.无非胃虚有火.(汇补)


面肿


面肿曰风.(内经)因食后冒风.风热相搏.上攻头面.能食者.为风虚.更兼麻木.不食者.为风热.必见红赤.(入门)


面浮


劳力过度.饮食失节.脾气输化不及.肺金传布失度.故眼下肿如卧蚕状.将有水肿之虞.若脉浮虚无力.


是脾气不足.宜培脾实土.沉实有力.是肺气不顺.当降气泻水.(汇补)


面热面寒


手足阳明经气盛.则身已前皆热.(入门)手足阳明经气虚.则身已前皆寒.(灵枢)故风热上冲.则面独热.寒湿上逆.则面反不能耐寒.(入门)


面疮


风渍皮肤.痰客脏腑.则面 黯.脾受湿热.肺受风邪.则面疮疡.或痛痒.或红肿.或如粟米.或变五色.又有肺受火邪.咳嗽脓血.面生红疮者.乃肾水不升.肺火独旺也.(汇补)


治法


高者抑之.客者散之.血热者宜凉.气虚者宜补.不可专任苦寒降火.若清火补气而不效者.又当开郁.


用药


胃火.清胃散.加黄芩、山栀.风邪.葛根汤.加薄荷、荆芥.调脾.六君子汤.加升麻、干葛.


【附:颊 】


如肿连齿根者.胃火也.肿及两颐者.胆邪也.仍以能食为风虚.不食为风热.(入门)若湿热为肿.火盛为痛.


两耳前后俱肿者.名曰发颐.甘桔汤加薄荷、荆芥、连翘、防风、黄芩、牛蒡主之.


面病选方


清胃散(方见火症) 六君子汤(方见中风) 甘桔汤(方见恶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