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言天者,必验于人;善言人者,必本于天。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大医习业》

大黄甘草汤

治食已即吐方。


大黄(四两) 甘草(二两)


上二味 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分再服。


治春夏时行伤寒,寒伤于胃,胃冷变 方∶


橘皮 桂心 葛根(各二两) 白茅根(一升)


上四味 咀,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三服,数进,服尽更合。有热去桂。


治伤寒后哕,干呕,不下食方∶


生芦根 青竹茹(各一升)粳米(三合) 生姜(一两)


上四味 咀,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三服。不止,服三剂。


又方 芦根(切一升) 橘皮 通草(各三两) 粳米(三合)


上四味 咀,以水四升,煮取一升半,分三服。


治病患干呕方∶


取羊乳汁,饮一杯。


治哕方∶


煮豉三升,饮汁佳。


又方 空腹服姜汁一升。


又方 煮芦根浓汁,饮之。


治恶心方∶


苦瓠穣并子一升碎,以酒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须臾吐,并下如虾蟆衣三升。


又方 服童子小便百日,佳。


又方 麻子一升,熬令香熟,捣,取酒三升,熟研,滤取一升,饮尽,日二服。服尽一石瘥。


治食饮辄吐方∶


顿服生熟汤三升,即止。


治食已即吐。


大黄(四两) 甘草(一两) 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分温再服。


调胃承气(汤)硝黄草,甘缓微和将胃保。(用甘草缓硝、黄留中泄热,微和胃气,勿令大泄下,故曰“调胃”,非恶硝、黄伤胃而用甘草也。)胸痛(热邪已结)不满(痛而不满,邪结在血分而不在气分。)心中烦,热结在胃阴津燥。(故心烦也)不用朴实伤上焦,(不用浓朴、枳实,恐伤上焦氤氲之气,且恐辛燥重劫胃津也。)中焦燥实服之好。便秘肤燥瘀血(发)狂,当归承气汤宜讨。(加当归入血润燥,与桃仁承气同意。)《金匮》大黄甘草汤,食已即吐义当考。(《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逆冲上,皆属于火。”此食已即吐,是有火也。升而不降,则当逆而折之,引令下行,故用此法。若朝食暮吐,仍然完谷,是无火也,忌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