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言天者,必验于人;善言人者,必本于天。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大医习业》

痈疽

络石(温。微寒) 黄 (微温) 白蔹(平。微温) 乌喙(微温) 木通(平) 败酱(平。


微寒)


白芨(平。微寒) 大黄(寒。大寒) 半夏(生微寒。熟温) 玄参(微寒) 蔷薇(温。微寒)


鹿角(温。微温) 虾蟆(寒) 土蜂房(平) 伏龙肝(微温) 甘蕉根(大寒) 升麻(平。


微寒)


平按:此篇自篇首至“此其候也。黄帝曰:善”,见《灵枢》卷十二第八十一《痈疽篇》。又自篇首至“脏伤故死矣”,见《甲乙经》卷十一第九上篇。又自“黄帝曰:愿尽闻痈疽之形”至“此其候也。黄帝曰:善”,见《甲乙经》卷十一第九下篇。又自“黄帝问于岐伯曰:有病痈肿致痛”至“可使全。黄帝曰:善”,见《素问》卷十三第四十《腹中论篇》。又自“黄帝问曰”诸痈肿筋挛“至末,见《素问》卷五第十四《脉要精微论篇》,《甲乙》同上。


黄帝问于岐伯曰:余闻肠胃受谷,上焦出气,以温分肉,而养骨节,通腠理。


上焦出卫气,卫气为阳,故在分肉能温之也。气润骨节,骨节脑髓皆悉滋长,故为养也。令腠理无痈,故为通。


中焦出气如露,上注溪谷而渗孙络,孙络②津液和调,变化而赤为血,血和则孙脉先满,满乃注于络脉,皆盈,乃注于经脉。


出气,谓营气也。经络及孙络有内有外,内在脏腑,外在筋骨肉间。谷入于胃,精液渗诸孙络,入于大络,大络入经,流注于外。外之孙络,以受于寒温四时之气,入络行经以注于内。令③明水谷津液,入于孙络,乃至于经也。内外经络行于脏腑,脏腑气和乃得生也。


平按:“露”《甲乙》作“雾”。“孙络”二字《灵枢》、《甲乙》不重。“而赤”《甲乙》作“赤而”。“先满,满乃注于络脉”《灵枢》作“先满溢,乃注于络脉”,《甲乙》“满”字不重,“络脉”下重“络脉”二字。注“渗诸孙络”,“诸”袁刻作“于”。


②“孙络,孙络”,萧本原作“孙脉,孙络”,据杨上善注及萧氏按语改。仁和寺本作“孙脉,孙脉”。


③“令”,人卫本注曰:疑当作“今”。


阴阳已张,因息乃行,行有经纪,周有道理,与天合同,不得休止。


张,□张也。阴,营气也。阳,卫气也。神之动也故出入息动,息之动也营卫气行,营卫气行必有经纪,营卫周行道理,人与天道同运,天运非常之道故不休也。


平按:《甲乙》“已张”作“乃张”;“乃行”作“而行”。


切而调之,从虚去实,泻则不足,疾则气减,留则先后;从实去虚,补则有余。血气已调,形神乃持,余已知血气之平与不平,未知痈疽之所从生,成败之时,死生之期,期有远近,何以度之,可得闻乎?


切,专志也。用心专志,调虚实也。泻者□顺于虚,专去盛实,泻之甚者,则不足也。气至因而疾泻,则便④气盛⑤。气至留而不泻,则针与气先后不相得也。若顺实唯去于虚,补之甚者,则有余也。是以切而调之者,得之于心,不可过虚实也。故善调者,补泻血气,使形与神相保守也。持者,保守也。如此调养,血气平与不平,言已知之;然犹未通痈疽三种之论,故请所闻。


平按:“形神”《灵枢》作“形气”。“平与不平”《甲乙》作“至与不至”。


④“便”字,仁和寺本残,观其剩形,似为“使”字。


⑤“盛”,人卫本注曰:疑是“减”字。


岐伯曰:经脉留行不止,与天同度,与地合纪。


此言天有度数,地有经纪。


故天宿失度,日月薄蚀;地经失纪,水道流溢,草蔖不成,五谷不殖,径路不通,民不往来,巷聚邑居,别离异处。


蔖,采古切,草名也,亦节枯也。此言天度、地纪有失致损也。


平按:“蔖”《灵枢》作“萓”,注云:“鱼饥切。”详《玉篇》:萓本作宜,鹿葱也。《广韵》蔖,采古切,草死也。与杨注“节枯”之意同,较“萓”义为长。


血气犹然,请言其故。夫血脉营卫,同①流不休,上应星宿,下应经数。


此言人之血气合于天地。


平按:《甲乙》“星宿”作“天宿”。


①“同”,人卫本注曰:据《灵枢·痈疽篇》、《甲乙》卷十一第九上、《刘涓子方》卷四、《千金翼》卷二十三第一及《医心方》卷十五第一应作“周”。


寒气客于经络之中则血泣,血泣则不通,不通则卫气归之,不得复反,故痈肿。寒气化为热,热盛则腐肉,肉腐则为脓,脓不泻则烂筋,筋烂则伤骨,骨伤则髓消,不当骨空,不得泄泻,煎枯空虚,则筋骨肌肉不相营,经脉败漏,薰于五脏,脏伤故死矣。


此言血气行失,有损有病也。


平按:“煎枯空虚”《灵枢》作“血枯空虚”,《甲乙》作“则筋骨枯空,枯空”。《灵枢》“营”作“荣”,《甲乙》作“亲”;“经脉”作“经络”;“故死”作“则死”。


黄帝曰:愿尽闻痈疽之形与忌日名。


凡有三问:一问痈疽形状,二问痈疽死生忌日,三问痈疽名字也。


岐伯曰:痈发于嗌中,名曰猛疽。猛疽不治,化为脓,脓不泻,塞咽,半日死;其化为脓者,泻已已,则含豕膏,毋冷食,三日而已。


下答痈疽形状及名并所发处,合二十一种:一十八种有名有状,有所发处;三种但有所发之处,无名与状。二十一种中,七种无死生忌日,余十四种皆有忌日。凡痈疽所生,皆以寒气客于经络之中,令血凝涩不通,卫气归之,寒极化为热气,□成痈疽②,腐肉为痈,烂筋坏骨为疽,轻者疗之可生,重者伤脏致死。名猛疽等,痈疽之名,圣人见其所由立之名状如左,随变为形,亦应不可胜数也。近代医人,元不识本名之旨,随意立称,不可为信。嗌,咽也。寒气客脉之处,即发热以为痈疽,无常处也。


平按:“泻已已”《灵枢》无两“已”字,《甲乙》作“脓泻已”。《灵枢》、《甲乙》“含”作“合”;“膏”下无“毋”字。注“热气”下原缺一字,袁刻作“郁积”二字,不合,谨空一格。


②“疽”,仁和寺本作“肿”。


发于颈,名曰夭疽。其痈大以赤黑,不急治,则热气下入泉液,前伤任脉,内薰肝肺,薰肝肺,十余日而死矣。


项前曰颈。


平按:“泉”《灵枢》、《甲乙》作“渊”,说见前。


阳气大发,消脑留项,名曰脑铄。其色不乐,项痛而①刺以针,烦心者,死不治。


脑后曰项。


平按:“阳气”《灵枢》作“阳留”。《甲乙》“留项”作“溜项”。“铄”《灵枢》、《甲乙》作“烁”。“项痛而刺以针”,《灵枢》“刺”上有“如”字,《甲乙》作“脑项痛如刺以针”。《灵枢》“治”上有“可”字。


①“而”,人卫本注曰:通“如”,同也。《甲乙》卷十一第九下、《刘涓子方》卷四、《巢源》卷三十二《疽候》及《千金翼》卷二十三第二正作“如”。《灵枢·痈疽》则“而如”连用。


发于肩及臑,名曰疵痈。其状赤黑,急治之,此令人汗出至足,不害五脏,痈发四五日,逆焫之。


肩前臂上腘肉名腨。


发于掖下赤坚,名曰米疽。治之以砭石,欲细而长,数砭之,涂以豕膏,六日已,勿裹之。


砭,甫廉反,□同,以石刺病也。欲细而长者,伤形深也。


平按:《灵枢》、《甲乙》“坚”下有“者”字;“治之”下有“以”字;“数砭”作“疏砭”。注“□同”二字,袁刻脱。


其痈坚而不溃者,为马刀侠瘿,急治之。


马刀亦谓痈不脓者是也。颈前曰婴也。


发于胸,名曰井疽,其状如大豆,三四日起,不早治,下入腹,不治,七日死。


井疽起三四日,不疗下入腹,寒热不去十②日③死也。


平按:“发于胁”上,《灵枢》、《甲乙》有“发于膺,名曰甘疽,色青,其状如谷实瓜蒌,常苦寒热,急治之,去其寒热,十岁死,死后出脓。”一条。


②“十”,人卫本注曰:本书经文作“七”,与《灵枢》、《甲乙》、《千金冀》及《医心方》同;但《刘涓子方》卷四、《巢源》卷三十二《疽候》及《外台》卷二十四《痈疽方》均作“十”,《外台》注云:“寒热不去,十日早死。”与本注同。


③“日”,仁和寺本作“年”,疑误。


发于胁,名曰败疵。败疵者,女子之病也,灸之,其病大痈脓,治之,其中乃有生肉,大如赤小豆。剉□翘草根各一升,水一斗六升煮之,竭为三升,即强饮,厚衣坐釜上,令汗出至足已。


“败”亦曰“改”,量谓此病。生于女子,故釜上蒸之,出汗即已。有本翘、松各一升。


平按:“其中”上无“治之”二字;“□”上无“剉”字,有“治之以”三字;“各一升”上有“及赤松子根”五字;“竭”上有“令”字;“为三升”作“得三升”,《灵枢》作“为取三升”。


发于股胻,名脱疽。其状不甚变,而痈脓搏骨,不急治,三十日死。


髀内曰股,股外曰髀,膝上股下骨称曰股胻也。


平按:《灵枢》、《甲乙》“胻”作“胫”;“脱疽”作“股胫疽”。《甲乙》“变”下有“色”字;“搏骨”作“内薄于骨,急治之”。


发于尻,名曰兑疽。其状赤坚大,急治之,不治,三十日死矣。


尻,脽①也。脽,音谁。


平按:“兑”《灵枢》、《甲乙》作“锐”。“三十日”,日本《医心方》作“四十日”。


①“脽”,萧本误作“睢”。今据仁和寺本改。下“脽”字同。


发于股阴,名曰赤施。不急治,六日死,在两股之内,不治,六十日而死。


阴下之股。


平按:《甲乙》“施”作“弛”。《灵枢》“六日”作“六十日”;“六十日”作“十日”,《甲乙》同。


发于膝,名曰疵疽。其状大痈,色不变,寒热而坚,勿石,石之死。须其柔乃石之者,生。


勿石之者,准例皆砭之,此唯言石之,或以冷石熨之,所以坚而不石,以其寒聚结,听柔乃石之。


平按:《灵枢》“疵疽”作“疵痈”;“而坚”作“如坚石”。《甲乙》“须其柔”作“须其色异柔”。


诸痈疽之发于节而相应者,不可治也。


当节生痈,脓入节间伤液,故不可疗也。


平按:《甲乙》无“疽”字。


发于阳者,百日死;发于阴者,四十日死也。


丈夫阴器曰阳,妇人阴器曰阴。


平按:“四十日”《灵枢》作“三十日”。


发于胫,名曰兔齧。其状赤至骨,急治,不治,害人也。


胫,谓膝下胫骨也。


平按:《甲乙》“齧”作“啮”;“赤”作“如赤豆”三字;“害人”作“杀人”。


发于踝,名曰走缓。其状色不变,数石其输而止其寒热,不死。


色不变者,肉色不变也。石其输者,以冷石熨其所由之输也。


平按:《灵枢》、《甲乙》“踝”上有“内”字。《灵枢》“状”下有“痈也”二字。“输”《甲乙》作“俞”。


发于足上下,名曰四淫。其状大痈,不色变,不之,百日死。


足上下者,足趺上下也。


平按:《灵枢》、《甲乙》无“不色变”三字。


发于足傍,名曰厉疽。其状不大,初如小指发,急治之,去其黑者,不消辄益,不治,百日死。


傍,谓足内外之侧也。


平按:“初如”《甲乙》作“初从”;“之,去”作“去之”;“黑”上有“状”字;“不消”作“不可消”。


发于足指,名曰脱痈。其状赤黑,死不治;不赤黑,不死。治之不衰,急斩去之活,不然则死矣。


不则死者,不斩去死也。


平按:《灵枢》“不衰”上无“治之”二字;“斩”下无“去”字。《灵枢》、《甲乙》无“活”字。“不然”《甲乙》作“不去”,《灵枢》无“然”字。


黄帝曰:夫子言痈疽,何以别之?岐伯曰:营卫稽留于经脉之中,则血泣而不行,不行则卫气从之,从之而不通,壅遏而不得行,故曰大热不止,热胜则肉腐,肉腐则为脓,然不能陷于骨髓,骨髓不为焦枯,五脏不为伤,故命曰痈。


营卫稽留经脉泣不行者,寒气客之,血泣不行,卫气归在泣血之中也。


平按:《甲乙》“稽留”作“积留”;“经脉”作“经络”。《灵枢》“从之”二字不重,《甲乙》作“归之”。“故曰”《灵枢》作“故热”,《甲乙》作“故曰热”。《灵枢》“骨髓”二字不重。“陷于骨髓”《甲乙》作“陷肌肤于骨髓”;“命曰”作“名曰”。


黄帝曰:何谓疽?岐伯曰:热气淳盛,下陷肌肤,筋髓骨枯,内连五脏,血气竭,当其痈下筋骨、良肉皆毋余,故命曰疽。


痈下者,即前之痈甚,肌、肤、肉、筋、骨、髓,斯之六种,皆悉破坏,命之曰疽也。


平按:“淳”《甲乙》作“纯”;“骨枯”作“骨肉”,《灵枢》无“骨”字。“竭”下,《甲乙》有“绝”字。


疽者,上之皮夭以坚,上如牛领之皮;痈者,其皮上薄以泽,此其候也。黄帝曰:善。


此言其痈疽之候异。


平按:《甲乙》“上之”作“其上”;“夭”下有“瘀”字;“上如”作“状如”。


黄帝问于岐伯曰:有病痈肿,颈痛胸满腹胀,此为何病?何以得之?


因于痈肿,有此三病,未知所由,故请之也。


平按:《素问》“痈”作“膺”。《甲乙》“颈”作“胫”。


岐伯曰:名厥逆。


因痈肿热聚,气失逆上,上盛故颈痛,下虚故胸满腹胀也。


平按:《甲乙》作“病名曰厥逆”。注“失”字,袁刻脱。


曰:治之奈何?曰:灸之则瘖,石之则狂,须其气并,乃可治。曰:何以然?曰:阳气重上,有余于上,灸之则阳气入阴,则瘖;石之则阳气虚,虚则狂;须其气并而治之,可使全。黄帝曰:善。


灸之瘖者,阳气上实,阴气下虚,灸之火壮,阳盛溢入阴,故瘖。以冷石熨之,则阴气独盛,阳气独虚,以阳气独虚,发于狂。可任自和,然后疗之,使之全也。


平按:“则瘖”《素问》作“入则瘖”,《甲乙》同。“使全”《甲乙》作“使愈”。


黄帝问曰:诸痈肿筋挛、骨痛,此皆安生?


因于痈肿,有此二病,故请所生。


平按:“生”《甲乙》作“在”,袁刻作“主”。


岐伯曰:此寒气之肿也,八风之变也。曰:治之奈何?曰:此四时之病也,以其胜,治其输。


筋骨是阴,加以寒气,故为寒肿也。此乃四时八正虚风变所为也,引其所胜克之则愈也。


平按:“治其输”《素问》作“治之愈也”。《甲乙》“输”作“俞”。


夫痈疽疮疖者。皆由气血不利。喜怒不时。饮食不节。寒暑不调。使五脏六腑之气。怫郁于内。以致阴阳乖错。气血凝滞而发也。亦有久服丹石燥热之药。热毒结深。而发为痈疽也。


夫此疾多生于膏粱富贵之人。以其平昔所食肥腻炙爆。安坐不劳。嗜欲无节。以致虚邪热内攻。煎熬气血而成也。痈者壅也。大而高起属乎阳。六腑之气所生也。其脉数浮。疽者沮也。平而内发属乎阴。五脏之气所成也。其脉沉数。疮者其总名也。疖者有头小疮也。经云。诸痛痒疮。皆属心火。盖心主血而行气。若气血凝滞。夹心火之热。而生痈疽之类也。然所感有浅深。故所发有轻重大小之不同也。六腑积热。腾出于外。肌肉之间。其发暴甚。


皮肿光软。侵表广大者。痈也。五脏风毒积热。攻注于肌肉。其发猛恶。初生一头。如痞白色焦枯。触之而痛应心者。疽也。热发于皮肤之间。是以浮肿。根小不过二三寸者。疖也。夫痈生于六腑。若燎原之火。外溃肌肉。疽生于五脏。沉涩难疗。若陶室之燧。内溃骨髓。痈则易疗。惟难将息而迟瘥。疽则难疗而易痊复。夫诸疮之中。惟背疽疔疮。最为急症其次莫如脑疽肠痈喉痈之类。亦其急者也。至若瘰 悬痈痔漏诸疮之类。其症可缓而治也又有疥癣 疮风疳之类。虽云俱属疮类。而其轻重缓急。自有不同。夫痈疽之疾。须要察其虚实冷热轻重。对症用药。无失先后次序。凡人年四十以上。头顶鬓颐。背膂腰胁。或筋骨之上。所视不见之处。稍有疮疖。便不可轻易待之。若视之怠慢。以为常疾。每见从微至显。丧命者多矣。便宜速治。庶几得救。譬之救火。初起则易救。至于燎原之势。不可扑灭矣。其理亦犹是也。凡疮未破。毒攻脏腑。一毫热药。断不可用。若已破溃。脏腑既亏。饮食不下。一毫冷药。亦不可用。此先后次序之要诀也。夫疮有五善七恶。不可不辨。若动息宁。饮食知味。一善也。便利调匀。二善也。脓溃肿消。色鲜不臭。三善也。神彩精明。语音清朗。四善也。体气和平。五善也。如烦躁时嗽。腹痛渴甚。泄利无度。小便如淋。一恶也。脓血大泄。 痛尤甚。臭恶难近。二恶也。喘粗短气。恍惚嗜卧。三恶也。未溃先黑入陷。面青唇黯便污者。四恶也。肩项不便。四肢沉重。五恶也。不能下食。服药而呕。食不知味。六恶也。声嘶色脱。唇鼻青黑。面目四肢浮肿。七恶也。更有气噫痞塞。咳逆身冷自汗无时。目眩耳聋。恍惚惊悸。言语颠倒。皆是恶症。五善见三则善。七恶见四必危。五善并至。则吉而安。七恶全见。必危而死矣。


脉∶痈疽脉数,浮阳沉阴。浮数不热,但恶寒侵。若知痛处,急灸或针。洪数病进,将有脓淫。


滑实紧促,内消可禁。宜托里者,脉虚濡迟。或芤涩微,溃后亦宜。长缓易治,短散则危。结促代见,必死无疑。


疮疡之症,当察经之传受,病之表里,人之虚实而攻补之。假如肿痛热渴、大便闭结者,邪在内也,疏通之。肿 作痛、寒热头疼者,邪在表也,宜发散之。 肿痛甚者,邪在经络也,和解之。


微肿微痛而不作脓者,气血虚也,补托之。漫肿不痛、或不作脓、或脓成不溃者,血气虚甚也,峻补之。色黯而微肿痛、或脓成不出、或腐肉不溃者,阳气虚寒也,温补之。若疑其未溃,而概用败毒,复损脾胃,不唯肿者,不能成脓而溃者,亦难收敛,七恶之症蜂起,多致不救。经云∶诸痛痒疮疡,皆属心火。若肿赤烦躁、发热引冷、便闭作渴、脉洪数实,是其常也。虽在严寒之时,必用大苦寒之剂,以泻热毒。若脉微皮寒、泻痢肠鸣、饮食不入、呕吐无时、手足逆冷,是变常也。虽在盛暑之时,必用大辛温之剂,以助阳气。经曰∶用寒远寒,用热远热。有假者反之,虽违其时,必从其症。


痈疽,大按乃痛者,病深;小按便痛者,病浅。按之处陷不复者,无脓;按之处即复者,有脓。


不复者可消。若按之都牵强者,未有脓也;按之半软者,有脓也。又手按上下不热者无脓;若热甚者有脓。凡觉有脓,急当破之。无脓但气肿,若有血,慎之慎之!不可针破也。


痈者,大而高起属乎阳,六腑之气所生也。疽者,平而内发属乎阴,五脏之气所成也。


凡痈疽未破,毒攻脏腑,一毫热药不敢用。若已溃破,脏腑既亏,饮食少进,一毫冷药不敢用也。


肿疡者,痈疽未见脓而肿也。肿疡内外皆壅,宜以散毒表散为主。设欲行大黄者,宜审其虚寒之原。



痈疽初起之时宜


灸法 治痈疽发背初生,累试累效。凡人初觉痈疽发背、已结未结、赤热肿痛,先以湿纸覆其上,立视,候其纸先干处即是结疽头处。取大蒜切成片,如三个铜钱浓,安在头上,用火艾壮灸之三壮,换一蒜片。痛者,灸至不痛;不痛者,灸至痛时方住。最要早觉早灸为上;方发一二日者,十灸十愈;三四日者,六七愈;五六日者,三四愈;过七日,则不可灸矣。若有十数头作一处生者,用大蒜捣成膏作饼子,铺疮头上,聚艾烧之,亦能安也。若背上初发赤肿,内有一粒,黄如粟米者,即用独蒜切片如前灸法治之,次日去痂,脓自溃也。


竹筒吸毒方 诸般恶疮并治。


用苦竹长一二寸,用头节妙,刮去青皮,似纸薄为佳,其大小随疮斟酌,应毒疮初发时用∶


白蒺藜 苍术 乌 皮 白浓朴(各五钱重)


上四味锉片,用水一碗,同煎竹筒,煎煮以药将干为度。


乘竹筒热,以手按之于疮上,顷之,其筒自粘在疮上,不必手按也。仍更用前药分两再煮,候前竹筒冷,以手拔去,再换热者,如前法,其脓自吸入筒中而愈。


荆芥败毒散 治痈疽疔肿、发背乳痈等症,憎寒壮热,甚者头痛拘急,状似伤寒,一二日至四五日者,一二剂散其毒。轻者,内自消散。


防风 荆芥 羌活 独活 柴胡 前胡 薄荷 连翘 桔梗 枳壳 川芎 茯苓 金银花 甘草


大便不通加大黄、芒硝,热甚痛急加黄芩、黄连。


上锉,生姜煎服。疮在上,食后服;在下,食前服。


千金漏芦汤 治一切恶疮肿毒、丹瘤瘰疡、疔肿鱼睛、五发瘭疽。初起一二日,便如伤寒,头痛烦渴、拘急恶寒、肢体疼痛、四肢沉重、恍惚闷乱、坐卧不宁、皮肤壮热、大便闭结、小便赤黄并治。妊妇勿用。


漏芦 白蔹 黄芩 麻黄 枳实(麸炒) 升麻 芍药 甘草(炙) 大黄 芒硝 连翘。


上锉作剂,水煎服。


追风通气散 治痈疽发背、脑疽流注、肿毒、救坏病、活死肌,弭患于未萌之前,拔根于既愈之后。


此药顺气匀血,扶植胃本,不伤元气,涤荡邪秽,自然通顺,不生变症,兼治打破伤折、疝气血疝香港脚、诸气痞塞、块痛腰痛,一切痰饮为患。


当归 何首乌(不犯铁器) 木通(去皮节) 赤芍 白芷 乌药 小茴香 枳壳(麸炒) 甘草


上锉剂,酒、水各煎。病在上,食后服;在下,食前服。


一、痈疽初萌,必气血凝滞所成,为日既久,则血积于所,滞而后盛作,故病患气血盛者减当归,多则生血,发于他所再结痈毒,生生不绝矣。


一、痈疽发背在上者,去木通,恐导虚下元,为上盛下虚之病,难于用药。


一、痈疽生痰有二∶一胃寒生痰,加半夏健脾化痰;二乃郁而成风痰,加桔梗、生姜。


一、流注,可加独活。流注者,气血凝滞,故气滞则血留而凝。加独活者,可以动一身血脉,血脉既动,岂复有流注乎?(一方以醋湿纸贴痛处,以炒盐熨之即消。)


一、流注起于伤寒,伤寒表未尽,遗毒于四肢经络,涩于所滞而后为流注也。如病尚有潮热,则里有寒而未尽散,加升麻、苏叶;热不退、加干葛;头痛加川芎、姜、葱;无汗用酒、水各半煎,大能行血生气故也。


一、发背既久不愈,乃前医用凉药过也。凉药内伤其脾,外冰其血。脾主肌肉,脾既受伤,饮食必减,颜色痿瘁,肌肉不生;血为脉络,血一受冰,则气不旺,肌肉糜烂。故必理脾,脾健肉自生。本方去木通,少用当归,加浓朴、陈皮;盛则加白豆蔻。


一、凡病痈疽之人,有泄泻者,不可便服此药。宜先服蜡矾丸止泻,后用此。


一、肠肚内痈,宜十宣散与此方相间服之,并宜加忍冬藤。


一、肿毒坚硬不穿加川芎、独活、麻黄、连须葱煎服,出汗即穿。


一、伤折在头上去木通,加川芎、陈皮。


一、经年腰痛加萆 、玄胡索,酒煎。


一香港脚加木瓜、槟榔、穿山甲、水煎。


一痰饮为患,或喘或咳或晕、头痛睛疼、遍身拘急、骨节痹疼、胸背头项腋胯腰腿手足聚结肿硬,或痛或不痛,按之无血潮,虽或有微红亦淡薄不热;坚如石,破之无脓,或有薄血、或清水、或乳汁;


又有坏肉如破絮;或又如瘰 在皮肉之间如鸡卵,可移动,软活不硬,破之亦无脓血,针口 肉突出,唯觉咽喉痰实结塞,作寒作热加南星、半夏。


神功散 治痈疽发背、一切疔毒并瘰 等症,已成未成患者神效。


川乌(泡去皮尖) 川黄柏(炙去粗皮,各等分)


上为细末,用唾调成膏。如唾少,漱口水亦可,发背痈疽等疮才起者,敷患处留顶。候药干,用淘米水时常润湿。每日药敷一次。如疮已成重患将溃烂者,先将槐枝、艾叶煎汤顿温,将疮洗净,用绢帛展去脓血,以香油润患处,用绵纸仍照患处剪成圆钱留顶粘贴,后用药涂于纸,如干,根据前用淘米水润。日换一次,听其自然流脓,不可手挤。如敷药后,病患疮觉住痛,减热即愈。


如生肌,则腐肉自落。腐如不落者,剪割亦可,最不宜用针。发背不宜贴膏药。凡医疮,屏去别医,止饮别药方可治。忌气怒、房事、劳复并孝服体气,饮酒之人,饮食忌酒,并鸡、羊、鱼、肉、瓜茄、姜辣之物。若因气怒,再复发肿,根据前治之。如治对口并脑疽,不必洗去旧药,逐次添药,恐动疮口惹风也。一肿毒加南星、赤小豆等分,醋调涂即消,姜汁亦可。


真人夺命饮 治一切痈疽疔肿,不问阴阳虚实善恶,肿溃大痛或不痛。然当服于未溃之先与初溃之际。如毒已失溃不可服。仍用一剂,大势已退,然后随症调治,其功甚捷,诚仙方也。


穿山甲(三大片,切,蛤粉炒成珠) 天花粉 甘草节 乳香(明透者) 赤芍 白芷(各一钱)防风 贝母(各七分) 没药 皂角刺(各五分,炒) 陈皮(一钱半) 归尾(一钱半) 金银花(二钱)


上锉一剂,好酒煎,空心、热服。能饮者,服后再饮酒三五杯,滓再煎服。在背俞,倍皂角刺;在腹膜,倍白芷;在胸次,加栝蒌仁(二钱);在四肢,倍金银花。


吕洞宾仙传化毒汤 治痈疽、发背、乳痈、一切无名肿毒。初起服之立消。已成已溃服之立愈。


防风 甘草节 白芷 茯苓 贝母 黄芩 连翘 白芍(各一钱) 天花粉 金银花(各一钱二分)半夏(七分) 乳香 没药(各五分)


上锉一剂,好酒煎。胸前,饭前服;背上,饭后服;下部,空心;上部;食后。俱要出汗为度。如无汗,用木香熏脚膝腕内,被盖汗出而愈。


神仙排脓散 治恶疮毒、风毒、疔疮、背花疮、小儿恶疮,脓血俱从大便中出。亦治气滞腹胀及妇人经闭不通。此方,壮实之人可用,虚弱者当忌之矣。


大黄(十二两,酒浸一宿晒干) 白芷 沉香 木香 乳香 没药 穿山甲(陈壁土炒。各五钱)


上各为细末,量人虚实用之。实者不过三钱,虚者二钱半。临卧,用好生酒调服。服后,禁饮食汤水半日。五更觉腹内疼痛,动三五次,以稀米粥补之。服此药内有穿山甲,恐令人作呕,须慎之,即嚼生葱可止。凡修合此药要诚意,不可令妇人、鸡犬见,又不可多合,恐久放则不效矣。


芙蓉膏 治痈疽发背诸毒。


芙蓉叶(或皮或根亦可) 黄荆子上各等分,入石臼内捣极烂,用鸡子清调,搽于疮上留顶,不过二次收功。顶如烟起,立时止痛。其效如神。


一方 治发背痈疽,不问已溃未溃,敷上立消,止痛如神。


白金凤花科,连根叶同捣烂。先用陈米醋洗净患处,后敷药,一日一换。疮将好,用桑叶醋煮一滚即捞起贴疮上,即生肌收口而愈。


溃疡者,痈疽之脓已溃出也。疡溃,内外皆虚,宜以补接为主。设欲行香散者,宜防其虚实之失。


由是言之,则痈疽之肿时与溃时不同。



痈疽已溃之后,宜后方。(李氏云∶疽疾将安,每日当服十全大补汤以补气血,宜与千金内托散相间服。)


托里消毒饮 治一切痈疽六七日未消者。服此药,疮未成即消,已成即溃,能壮气血、固脾胃,使毒瓦斯不能内攻,使毒脓易溃、肌肉易生。切不可早用生肌之药,恐毒未尽反溃烂难愈。


金银花(三钱) 黄 (蜜水炒) 天花粉(各二钱) 防风 当归(酒洗) 川芎 白芷浓朴(姜汁炒) 桔梗 穿山甲(炒成珠) 皂角刺(炒。各一钱) 陈皮(三钱)


上锉一剂,酒、水各一盏煎服。疮在上,食后服;在下,空心服。后用水煎服。


千金内托散 治痈疽疮疖,未成者速败,已成者速溃,脓自去,不用手挤;恶肉自去,不用刀针。


服药后,疼痛顿解,此药活血匀气,调胃补虚、祛风邪、辟秽气,乃王道之剂。宜多服之大效。


黄 (蜜炙) 人参 当归(酒洗各二钱) 川芎 防风 桔梗 白芷 浓朴(姜汁炒) 薄荷甘草(生用。各一钱) 加金银花亦可。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黄酒调下。不饮酒,木香汤调下亦可。或都作一剂,用酒煎尤佳。痈疽肿痛,倍白芷;不肿痛,倍官桂,不进饮食加砂仁、香附;


痛甚加乳香、没药;水不干加知母、贝母;疮不穿、加皂角刺;咳加半夏、陈皮、杏仁、生姜五片;大便闭加大黄、枳壳;小便涩加麦门冬、车前子、木通、灯草。


十全大补汤 治痈疽溃后,补气血、进饮食,实为切要。凡脓血出多,阴阳两虚,此药有回生起死之功。但不分经络,不载时令,医者触类而长之可也。或见肿平痛宽,遂以为安。慢不知者无补调养之功,愈后虚证复见,因而转为他病而危剧者多矣。


神仙蜡矾丸 治痈疽及肺痈、肠痈,能消毒、固脏腑、止疼痛、护脂膜、止泻漏,化脓痈疽溃后宜。兼治诸疮毒、粉瘤、痰核,三五年者,半料即消。不问恶疮新起者亦效。


黄蜡(二两) 白矾(三两)


上为末,熔蜡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九,酒下。不饮酒,熟水下。一日服三次。肺痈,蜜汤下。


咳嗽,姜汤下。


五善七恶主治∶夫善者,动息自宁,饮食知味、便利调匀、脓溃肿消、水鲜不臭、神彩精明、语声清朗、体气和平是也。此属腑症,病微邪浅,更能慎起居、节饮食,勿药自愈。恶者,乃五脏亏损之症。或因汗下失宜,荣卫消灼;或因寒凉克伐,气血不足,或因峻厉之剂,胃气受伤,以致真气虚而邪气实,外似有余而内实不足。法当纯补胃气,多有可生。不可因其恶遂弃而不治。


若大渴发热,或泻泄淋闭者,邪火内淫,一恶也。(竹叶黄 汤。气血俱虚,八珠汤加黄 、麦门冬、五味子、山茱萸,如不应,佐以加减八味丸同服)


若脓血既泄,肿痛尤甚,脓色败臭者,胃气虚而火盛,二恶也。(人参黄 汤。)如不应,用十全大补汤加麦门、五味。)


若目视不正、黑睛紧小、白睛青赤、瞳子上视者,肝肾阴虚而目系急,三恶也。(六味丸加炒山栀、麦冬、五味子。如不应,用八珍汤加炒山栀、麦冬、五味子。)


若喘粗气短、恍惚嗜卧者,脾肺虚火,四恶也。(六君子加大枣、生姜。如不应,用补中益气汤加麦门、五味。心火刑克肺金,人参平肺散。阴火伤肺,六味丸加五味子煎服。)


若肩背不便、四肢沉重者,脾肾亏损,五恶也。(补中益气汤加山茱萸、山药、五味。如不应,用十全大补汤加山茱萸、山药、五味。)


若不能下食、服药而呕、食不知味者,胃气虚弱,六恶也。(六君子汤加木香、砂仁。如不应,急加附子。)


若声嘶色败、唇鼻青赤、面目四肢浮肿者,脾肺俱虚,七恶也。(补中益气汤加大枣、生姜。如不应,用六君子汤加炮姜。更不应,急加附子,十全大补汤加附子、炮姜。)


若腹痛泄泻、咳逆昏愦者,阳气虚、寒气内淫之恶症也。(急用托里温中汤,后用六君子汤加附子,或加姜桂温补。)


若有溃后发热、恶寒作渴、或怔忡惊悸、寤寐不常、牙关紧急、或头目赤痛、自汗盗汗、寒战切牙、手撒身热、脉洪大、按之如无;或身热恶衣、欲投于水、其脉浮大、按之微细、衣浓仍寒,此气虚极,传变之恶症也。


若手足逆冷、肚腹疼痛、泄痢肠鸣、饮食不入、呃逆呕吐,此阳气虚、寒气所乘之恶症也。


若有汗而又恶寒,或无汗而恶寒、口噤足冷、腰背反张、颈项头强,此血气虚极,变痉之恶症也。(急用参、 、归,术、附子救之,间有可生者。)


大抵五善见三则吉,七恶见四必危。虚中见恶症者难治,实症无恶候者易治。


六味丸(又名六味地黄丸) 此壮水之剂。夫人之生,以肾为主。凡病皆由肾虚而致。


此方乃天一生水之剂,无有不可用者,世所罕知。若肾虚发热作渴、小便淋闭、痰气壅盛、咳嗽吐血、头目眩晕、小便短少、眼花耳聋、咽喉内燥、口热疮裂、齿不坚固、腰腿痿软、五脏齐损、肝经不足之症,尤当用之,水能生木故也。若肾虚发热、自汗盗汗、便血诸血、失喑,水泛为痰之圣药,血虚发热之神剂也。


熟地黄(用生者自制,八两) 山茱萸(酒浸去复选肉) 山药(各四两) 白茯苓(去皮)牡丹皮 泽泻(各三两)


上地黄酒蒸黑杵膏,余为末,炼蜜丸,如梧子大。每服七八十丸,滚水下。


八味丸 治命门火衰,不能生土,以致脾土虚寒而患流注鹤膝等症,不能消溃收敛,或饮食少思,或食而不化、脐腹疼痛、夜多漩溺。即六味丸加肉桂、附子各一两。经云∶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即此方也。


加减八味丸 治痈疽疮疡痊后及将痊,口干渴甚、舌或生黄及未患先渴,此肾水不能上润,致心火上炎,水火不能既济,故心烦躁、小便频涩、或白浊阴痿,饮食减少、肌肤瘦削诸症。


服此以生肾水、降心火,诸症顿止。及治口舌生疮不绝。


山药(一两) 山茱萸(去核净肉酒浸杵膏) 桂心(去粗皮) 泽泻 白茯苓(去皮。各五钱)五味子(二两半) 牡丹皮(五钱) 熟地黄(用生者半斤,酒拌砂锅蒸半日捣膏)


上为末。入膏加蜜少许同丸,如梧子大。每服六七十丸,五更初未言语前,或空心用盐汤送下。


补中益气汤 治元气虚损,或因克伐,恶寒发热、肢体倦怠、饮食少思、或不能起发消散、生肌收敛、或兼饮食劳倦、头疼身热、烦躁作渴、脉洪大弦虚、或微细软弱。


黄 (蜜炙) 人参 白术(去芦) 甘草(炙用一钱五分) 当归(一钱) 陈皮(五分)升麻 柴胡(三分)


上锉一剂,姜枣煎服。


四君子汤 治脾胃虚弱,或因克伐,肿痛消散,溃敛不能,宜用此以补脾胃,诸症自愈。


若误用攻毒,七恶随至,脾胃虚弱,疮口出血、吐血便血,尤宜用之,益气能摄血故也。凡气血俱虚之症,宜此汤但加当归。脾胃既壮,饮食自进,阴血自生。若用四物汤沉阴之剂,脾胃复伤,诸症蜂起。若命门火衰而脾胃虚寒,必用八味丸以补土母。


人参 白术(去芦) 茯苓(各二钱) 甘草(炙,一钱)


上锉一剂,姜枣水煎服。


六君子汤 治脾胃虚弱,或寒凉克伐,肿痛不消,或不溃敛,宜服此汤,以壮荣气,诸症自愈。


即四君子汤加陈皮、半夏。


八珍汤 治脾胃虚损,恶寒发热、烦躁作渴,或疮疡溃后,气血亏损,脓水清稀,久不能愈。


即四物、四君子合方。


十全大补汤 治疮疡气血虚弱,肿痛不愈,或溃疡脓消,寒热、自汗盗汗、食少体倦、发热作渴、头痛眩晕似中风状。即八珍汤加黄 、肉桂。


托里温中汤 治疮疡脓溃,元气虚寒,或因克伐,胃气脱陷,肠鸣腹痛、大便溏泄、神思昏愦,此寒变内陷,缓则不治。


羌活 附子(炮去皮脐。各四钱) 干姜(炒) 益智 丁香 沉香 木香 茴香陈皮(各二钱) 甘草(炙,三钱)


上锉,姜水煎服。


人参黄 汤 治溃疡饮食少思、无睡发热。


人参 白术 陈皮 麦门冬 苍术(米泔浸,各五分) 黄 (一钱) 归身 升麻(各五分)黄柏(炒,四分)


上锉,水煎服。


竹叶黄 汤 治痈疽气血虚、胃火盛而作渴。


淡竹叶(一钱) 芍药 麦门冬 半夏 川芎 黄 (炒) 人参 当归 甘草 石膏 生地黄(各二钱。)


上锉作二剂,水煎服。


人参平肺散 治心火克肺,传为疽痿,咳嗽喘呕、痰涎壅盛、胸膈痞满、咽嗌不利;若因肺火太过,而治当补肺;若因肾水不足而患,当补脾肺;若因心火旺而自病,当利小便。


人参 茯苓 陈皮 地骨皮 甘草(各一钱) 知母(炒,七分) 五味子 青皮 天门冬(去心。各四分) 桑白皮(炒,一钱)


上锉一剂,水煎服。


一痈疽发背、诸疮出脓溃烂,日久不愈,饮食少思、身体倦怠、口舌干燥、或寒热往来、惊怖少睡,用补中益气汤去柴胡,加苍术、麦门冬、神曲、五味子、黄柏;少睡加炒酸枣仁;疮肉生迟,加白蔹一钱、肉桂五分;如脓多或清,倍加黄 、人参、当归、白术。



外治敷贴之药


琥珀膏 治痈疽发背、诸般肿毒、久年顽疮。


香油四两,下沉香一钱,炸浮待油熟去之,次下嫩松香八两,文武火不住手搅,如琥珀色住火,下乳香、没药、银朱、血竭各一钱为末,搅入膏内,令匀,退火毒,用油纸摊贴神效。


白龙膏 治背疽及糜疮皆效。


香油四两,煎数沸,入官粉一两研细,次入黄蜡一两熔化,搅匀退火,待药将皱面,用浓连四纸剪大小下一拖药在上收候。若贴时,先将葱须煎汤洗净贴之。


治发背 官粉不拘多少,研细,用槐枝大梃锉碎,拌炒官粉,黄色去槐枝。每粉一两,入银朱一钱研匀,用猪蜡油调,摊膏棉纸上贴之。


一、疮疡肌肉不生。若赤色而不生者,血热也,四物汤加牡丹皮;若脓水清稀,气血俱虚也,十全大补汤;食少体倦,脾气虚也,补中益气汤;烦热作渴,起居如常,胃火也,竹叶黄 汤;烦热作渴,日晡热甚,肾虚也,用加减八味丸。


治发背 用活蜗牛一百个,内净瓶中,以新汲水一盏,浸之封系,自晚至明,取蜗牛放之,


治痈肿发背,乳房初起微赤 用栝蒌捣末,井花水调方匕服。


治痈肿 用伏龙肝以蒜和作泥涂贴,干则再易。


治发背 用甘草末三两,大麦面九两,好酥少许和匀,百沸汤溲如饼,方圆大于疮一分,热


治肿毒 用牛蒡子根入盐花,捣拓肿上。


治发背诸痈肿未有头者 用湿纸拓上,先干处便炙之,先疼炙至不疼;先不疼炙至疼。


治痈疽恶疮脓血不止 用地骨皮洗,先刮粗皮,专刮细白瓤,以粗皮与地骨煎汤淋疮,令脓


治痈疽发背乳房 用茱萸一升捣烂,苦酒和贴。


治痈疽发背、乳房初起微赤 用苎根捣敷之,数易。


治一切痈肿风疹 用芭蕉根捣敷,干即更上,日易三四次,无不差者。


治恶毒痈肿连阴及小腹疼不可忍者 用茴香苗叶捣汁一升服,日三四用,其滓贴肿上。冬间


治一切肿 用红花捣汁服之,不过三服便瘥。


治乳痈 用生地黄汁敷之,热即易,无不效。


治乳痈肿痛甚 用白姜石为末,以鸡子白和如饧敷肿上,干则易之。亦治疔肿。


又方 用榆白皮和鸡子白捣敷,立瘥。


治疮痈蛇虫等毒 用青黛、大黄末、鸡子清调涂。


治痈毒无头 用蜀葵为末,敷之。


治发背痈疽已成者 用龙葵一两为末,麝香一分,研匀涂疮上。


治一切痈肿无头 用葵子一粒,新汲水吞下,须臾即破。如要两处破,服两粒;要破处多,


治消肿毒 用大黄末、飞丹。米醋调涂。


治肿毒恶疮 用久陈米蒸作饭,和醋研封肿上,立瘥。


治痈肿未成脓 用牛耳中垢封之愈。


治痈肿诸疮已成脓不得破 用雄雀屎一枚末,敷之立效。屎头尖及坚者乃雄。


治痈发数处 用牛粪烧灰,以鸡子白和敷之,干即易。


治痈一切肿未成脓 用白牡蛎为末,水调涂,干更上。


治凡肿毒已溃未溃 用鲤鱼烧灰,醋调涂,以瘥为度。


治痈肿恶疮 用露蜂房烧末,醋调涂,干更上,亦可煎汤洗。


治痈已有脓当块 用醋和雀屎敷痈头上如小豆大,即穿。


治诸肿失治有脓 用蛇蜕皮烧灰,水和封肿上,即脓出。


治热毒痈肿 用赤小豆为末,鸡子白调涂;小儿急黄、烂疮,煮汁洗,不过三度瘥。煮食令


治一切肿毒 用大豆和饭捣涂及煮食之。亦下热气,解诸药毒,消肿;和桑汁煮,下水鼓腹


治一切痈疽 用冬瓜削一大块,置疮上,热则易之,分散热毒瓦斯,甚良。


治发背欲死 用冬瓜去盖合疮上,瓜当烂,截去更合之,瓜未尽,疮已敛小矣,即用膏药养


治痈肿疖毒内攻未出脓者 用葵子水吞三五枚,逐作窍脓出。一方,吞葵子百粒,当日疮头


治痈毒无头 用蜀葵杵敷之。


治肿毒 用粢米粉熬黑,鸡子白和如泥,涂帛上贴之。帛作窍,以泄毒瓦斯,易之效。


治发背 用石苇炒为末,冷酒调服。


治痈疽发背,乳房初起微赤 用黄柏末和鸡子白涂之。


治一切肿毒 用白敛,赤小豆,莽草,为末。以鸡子白调涂。又白敛疗汤火疮,生肌止痛。


治石痈坚如石不作脓者 用生商陆根捣烂涂,干即易之。


治乳石发动,小便闭涩,心神闷乱 用船底青苔如鸡子大,以水一盏,煎五分,去滓温服,


治一切热毒肿 同樟柳根和盐少许,烂捣敷之,日再易。


治痈肿喉痹,蛇虫狂犬等毒 并宜用紫荆煮汁服之。亦可洗。


治肿毒已溃,未溃者 用鹿角胶一片,水渍软贴肿,当头上开孔。若已溃还合者,脓当被胶


治发背初生 用生麻三两,为末。水三升,煮一升,分三服,不拘时便定。


治一切痈肿、发背初出,疼痛难忍 用栝蒌根为末。每服三钱,井花水调下,不拘时;又以


治发背疽有脓 用栝蒌、马齿草、蛇皮、灯草、胡桃仁共研,以少许水搅匀,地上掘一坑,脓水


治乳痈 用地黄汁敷之,一日数次效。


治乳痈黑紫色硬如石 用樟柳皮炙热频熨,一宿可效。


治乳痈成脓,痛不可忍 用蜂房烧灰为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煎六分,去滓,食后温服,


又方 用赤小豆、莽草等分为末,苦酒调涂。


又方 用芝麻炒焦研如泥,灯盏调涂日换。


治疽疮初出赤肿 用赤小豆生为末,醋调涂,不过再涂,疮即消散。


治发背、对口、脑疽、疔肿恶疮 令患者以手心掩KT 骨,中指尽处膊上点穴,以艾灸之极效


治痈疽发背初起 即用蒜一片,浓二纸,置痛处,以熟艾炙二七壮。


治肿毒疼痛 用香白芷末水调敷。


又方 用白芙蓉叶晒干,同皂角为末,水调涂。


治肿毒恶疮 先用连翘煎汤服,即以白蔹、赤蔹捣如泥,敷疮上。干者用醋调。


又方 用迎春花为末,酒调服,出汗即愈。


治发背 用生姜汁,猪胆捣匀,贴疮上,仍磨好墨围涂即效。


治发脑疽 用康杨树上所生蛾耳、胡椒炒各五钱,枯矾三钱,共为末。男子患用奶女儿乳调细茶


治发背疼不可忍 用龙牙草些小,水和捣汁饮之,滓敷疮上,即愈。


治一切痈肿恶疮初发之时 用莽草叶阴干为末,以井花、无根水顺搅成膏贴之,干则以鸡翎


治发背疔肿 用川芎、甘草、番白草各八两,千年锻石十两,共为末。壮大八九钱,小弱一末盛


又方 用腊月猪胆一个,装陈锻石阴干,以紫花地丁放在铁罐里炒成灰,再以新猪胆一个调


治一切痈肿疮疖 用露蜂房、蛇蜕净洗、火炙干,并女子发。先以油熬槐、柳、桃、梅桑条


治一切肿毒 用小粉炒黑研细,以好醋调敷。


治发背痈疽,恶疮疔肿,疥癣及遍身生疮如蛇头护膈膜 用生白矾为末,每一两用黄蜡七钱则内服。


治痈疽疔肿恶疮 用紫花地丁草连根与苍耳草等分捣烂,好酒一盅,绞汁温服。干末,酒调


又方 用野菊花、苍耳草各一握,共捣,以好酒一碗,逗绞汁温服,滓敷患处,仍令汗出即


治痈疮及贴骨痈不破者,不用针刀,一服自透,不移时累有验 用蛾口茧,乃出了蛾儿空茧三个


治发背诸恶疮疼不可忍 用粪缸内底上青泥,取出阴干为末,以新汲水调敷其上,痛立止。


治发青疔疮便毒等证 用川乌、草乌各一个,新瓦一个,新汲水一桶。将乌头并瓦俱浸水内涂药


治诸疮口脓水不干 用白龙骨二分,寒水石三分,虢丹一分,为细末,干贴疮,一料以六分


治疮内有脓不能自出 用白芍药三钱,川芎一两,白芷一两,轻粉三钱,为细末。疮平者掺


治诸疮口不合生肌 用白蔹、赤蔹、黄柏俱炒各三钱,轻粉一钱,为细末。用葱白浆水净洗


治背疽搭手, 疮疔肿,诸恶疮 用葱白、马齿苋、锻石各一斤,共湿捣为团,阴干为细末


治诸疮疽有死肉者,用此溃之 用炊饭尖半两作三等,一等半两用巴豆二个,一等半两入巴用追出


治诸肿恶疮 用黄丹、白矾飞各半两,为细末。干掺疮口上,却用后药贴之。


用巴豆四十九个另研,慢火熬熟,金脚信二钱,雄黄三钱,轻粉半匣, 砂、麝香各二钱,为末。用黄蜡一两半化开,将药和成锭子,冷水浸少时取出,旋捏作饼子如钱眼大。将疮头拨破,每用一饼粘贴,次用膏药封贴。若疮气透里危者,服后药。


用大黄一两半,甘草二两,三棱一两半,山栀二两半,牵牛末二两,为末,炼蜜丸如弹子大


治发背恶疮 用悬蒌一个,大黄、金银花、皂角刺各一两,当归半两锉碎,以酒一碗,煎七


治附骨痈及一切恶疮 用当归半两,甘草一两,山栀十二个,木鳖子一个去皮,为细末。每


治肺痈喘急,坐卧不安 用桑白皮锉烧、甜葶苈隔纸炒各一两,为粗末。每服三钱,水一盏


治肺痈吐脓 用桔梗一两半锉炒,甘草半两锉炙,为粗末。每服六七钱,水二盏,煎一盏


治一切肿毒 用野葡萄根红者去粗皮,为末。新水调涂肿上,频扫新水,肿自消散。


治诸疮肿无头者 用蛇退皮于肿处贴之。


又方 用皂角刺烧灰,阴干为末。每服三钱,酒调,嚼葵子三五个,同吞下。


治疮口不合 用白蔹、定粉等分,黄丹少许,为细末。洗净疮口,干贴即生肌敛口。


治诸肿毒,疔肿恶疮 用 草一握,入白矾指大一块,乳香少许,葱白三茎,姜一小块同


治一切肿毒,痈疽溃脓未破者 将湿纸盖肿上,看先干处是头,以药一粒点之即破。用新石沸,干用生肌散 用寒水石不拘多少,以盐泥包裹,炭火 之,黄丹少许水飞过,用皮纸抬于火上烘


治疮初发背胁间,未辨痈疽 痈即皮光赤,疽则皮肉纹起不泽。并以赤皮蒜切片浓一分,覆虱、溪毒,并研敷良。


治痈疽发背 用大金星凤尾草、叶、根酒煎服。亦解硫黄、丹石毒。


治热毒痈肿 用杜天麻茎叶捣敷之。


治痈疽恶疮 用营实即蔷薇捣敷,亦服生肌长肉。


治发背欲死 用鸡肠草捣敷之。


治痈疽发背 用五叶藤捣烂,罨患处立瘥。


治痈肿疮毒,狗咬 用肿见消苗叶,烂捣贴之。


治肿毒恶疮 用紫金藤捣烂罨之。


治肿毒 用大黄末敷患处。


治发背 番白草即海菖蒲和根捣烂,罨患处立效。


治痈疽未溃 用栝蒌根同赤小豆等分为末,醋调敷之。亦治消渴身热,烦满伤暑。


治痈疽恶疮,小儿丹毒,腹内热结 用连钱草捣汁服之,立瘥。


治痈肿热闷口干 用芭蕉根捣汁服。及肿毒游风研敷之。


治暴赤肿 用榆皮三两捣,和三年醋渣封之,日六七易。


治诸毒热肿及蛇毒 用马兜铃根水磨为泥封之,日三四易立瘥。


治发背痈疽已成未成 用干柞木叶四两,干荷叶心蒂、萱草根、甘草节、地榆各一两为末。


治诸肿毒 用生姜一块,面东掷过梁落地,就于落处阳日画圆圈,阴日画方圈,以姜蘸好醋


治发背痈疽,疔肿恶疮 用芝麻杆不拘多少烧灰存性,以滚水浸灰,用木棒搅百十下,少时灰研约四去汁用盐


又方 用荞麦灰,灰条杆灰、锻石、旋风草灰,其草于三月上旬丙丁日连根拔,焙干烧灰。四日不浓如神。凡痔疮在内之,铁锅


治贴骨瘤,牙痈一应脓水不干者 用穿山甲二十斤,麸半升同炒泡起后入牛蒡子四两,共炒


治发背色黑不疼痛者 用艾叶一斤,雄黄、硫黄各半两,水煮半日,候温敷之十余遍;若疼


治发背初生开不住 用白盐梅、皂角烧灰存性,为末。米醋、姜汁调涂四围,连换即不走开


治热肿 用山豆根,水磨浓汁涂,干即更涂。


治发背肿毒,乳痈恶疮 用大黄、白芷各四钱。酒、水各一盅,煎至一盅服;如恶心,先饮


治背疽诸般疮肿 用黑沥青、白沥青、杏仁不去皮尖各一两,轻粉一钱,乳香、没药各一钱鸡犬


治乳痈 用人牙齿烧灰细研,酥调贴痈上。


治卒肿毒起急痛 用大芜菁根削去皮熟捣,苦酒和如泥,煮三沸,急搅之出,敷肿帛裹,日


治一切痈疽发背,疖毒恶疮 用远志洗净去心,焙干为末。酒调二钱,澄清服之,以滓敷患


又方 用赤芍药、当归、甘草等分为末。每服二钱,温酒调下,不拘时。


又方 用川乌、蚌粉、草乌、海金沙、赤小豆、天南星,为末。以生地黄汁调涂患处。


又方 用木鳖子去壳、半夏各二两,水银四两,草乌半两。于铁铫内慢火炒焦为末,出火毒


治渴疾即愈之后,须预防发疖疽之患 用忍冬草不拘多少,根、茎、花、叶皆可用。置瓶内大。


治发背脑疽,一切恶疮 用甘草半两为粗末,没药一分研,大瓜蒌一枚去皮。以无灰酒三升


治痈疽肿毒 用黄蜀葵花盐掺,收入瓷器密封,经年不坏,每用患处敷之。若无花,根、叶


治发背 用浓朴姜制、陈皮去白各三钱,苍术米泔浸五钱,甘草炙二钱,入桑黄菰五钱同为


治发背肉溃及诸恶毒冲心,痛不可忍,令人呕吐,并毒疮并皆治之 用绿豆粉四两,乳香二


李东垣治通父家翟 ,于尻臀上足太阳经生痈,坚硬肿痛大作,左右尺脉俱紧,按之无力。羌活、黄柏各二钱,防风, 本、连翘各一钱,肉桂七分,甘草、苍术、陈皮各五分,当归一钱,黄 一钱五分,酒二大盏,水一大盏,煎至一盏,去渣空心热服。以夹被盖覆其痈,使药行罢去之,一服愈。


予族叔父平生多虑,质弱神劳,年近五十,忽右膊外侧廉上生结核,身微寒热而易怒,食味颇浓。脉之,俱弦大浮数,而重按似涩。曰∶此多虑而忧伤血,时在初秋,勿轻视之,宜急补以防变症。以人参一斤作膏,下以竹沥。病者吝费,招一外科,以十宣、五香散间与服。旬日后,一日大风拔木,病者发热,神思不佳。急召视之,核稍高硕,似有脓于中,起一红线,延过肩后,斜走绕背脊过,入右胁下,不痛,觉肩背重而急迫,食有呕意,脉同前,但弦多耳。作人参膏合芎、术、生姜汁饮之。用人参三斤,疮溃脓干。又与四物汤加参、术、陈皮、甘草、半夏、生姜,百余帖而安。此等若在春令,虽神仙不治也。幸而在秋金之令,不幸因时下暴风,激起木中相火而致此,自非参膏骤补,何由得免。


朱朗年四十余,恶寒发热,右腿内廉厥阴分生一肿毒,此是冷折热在肝经血分。与此方∶蒌仁、黄药子、赤芍、归头、条芩各三钱,青皮、角刺、桂枝各二钱,甘草节一钱,分四帖,煎服一盏,入忍冬藤汁二蛤壳,食前饮,以忍冬藤渣敷肿上。


吕孺人恶寒发热,腹上有小疽,此血少有热。与此方∶白术、川芎各三钱,赤芍、连翘各二钱半,防风、陈皮、黄芩各二钱,木通钱半,甘草五分,分五帖煎服。


郑经历性嗜酒与煎爆,年五十余,忽春末夏初,患额丝竹空涌出一角,长短大小如鸡距,稍坚,求治。曰∶此非膏粱所致而何?宜断浓味,先解食毒,针灸以开泄壅滞,未易治也。此少阳经所过,气多血少者。郑以惮烦召他医,以大黄、朴硝、脑子等凉药罨之,一夕豁开如酱蚶,径三寸。一二日后,血自蚶中溅出,高数尺而死。此凉药外逼,热郁不得发,宜其发之,暴如此也。


陈自明《外科精要》云∶神仙截法,治痈疽发背,一切恶症,预服则毒瓦斯不入内。真麻油一斤,银石器内熬十数沸,候冷,用酒两碗,入油五盏,通口热服,一日用尽,缓则数日服之。吴安世云∶吾家三世用之,无有不验。又云∶猎者云,丸中药箭,急饮麻油,药毒即消。郑学谕德甫屡用之,甚验。


薛立斋治一男子,患痈肿硬疼痛,发热烦躁,饮冷,脉沉实,大便秘,乃邪在脏也。用内疏黄连汤疏通之,以绝其源。先投一剂,候行一次,势退一二,再进一剂,诸症悉退,乃用黄连消毒散四剂而消。


一男子患痈,脓熟不溃,欲针之,补以托里。不信,乃服攻毒药,及致恶心少食,始悟而用针。更以六君子汤加藿香、当归,四剂少可。再以加味十全大补汤,数剂而敛。凡疮脓熟,不行针刺,脓毒侵蚀,轻者难疗,重者不治。老弱之人,或偏僻之处,及紧要之所,若一有脓,宜急针之,更以托里,庶几无变。


一男子患痈作痛,服寒凉药,痛虽止,而食愈少,疮亦不溃。以六君子汤而食进,再以托里药溃之而愈。大抵疮疽之症,寒热虚实,皆能作痛。热毒之痛者,以寒凉之剂折之;寒邪之痛者,以温热之剂散之;因风而痛者,除其风;因湿而痛者,导其湿;燥而痛者,润之;塞而痛者,通之;虚而痛者,补之;实而痛者,泻之;脓郁而闭者,开之;恶肉侵蚀者,去之;阴阳不和者,调之;经络闭涩者,利之。慎勿概用寒凉之药,况血脉喜温而恶寒,若冷气入里,血即凝滞,反为难瘥矣。


冯楚瞻治赵翁,年七十二,右颊肿硬,连及颐项,耳后一片坚实,不热不痛,已两月余,诸治不效,渐至口内出脓,牙噤不开,饮食少进,精神日衰。脉则洪大而空,知为元气大亏,阴寒所聚,所谓石疽是也。不得阳和,何以外解?若内溃日久,穿喉破颊,不可疗矣。乃用猪脂捣烂,入肉桂细末、葱头、食盐杵匀,浓敷患处。(敷药。)以脂膏治血肉,同气相应也。葱能透窍,盐能软坚,桂能行血,油能浸润皮肤。内则空心生脉饮送八味丸,食远志、参、 、归、芍、苓、术、薄、桂、银花、角刺之类,使阳回则阴寒自解,血气冲和,自能逐毒。三五日后,冰硬者热软,漫肿者高耸,木者疼痛,紫者红活,饮食日进,血气渐长。毒既外出,久凝久瘀之血肉,消者消,脓者脓,不再旬而愈。


张景岳治一儒者,年近三旬,素病KT 耳,发必溃脓,至是益甚,自耳根下连颈项,上连头角,耳前后莫不肿痛。或与散风降火,一月后稠脓鲜血,自耳迭出。每二三日必出钟许,而肿痛全不消,枕不可近。察其形色,已大不足,而肿痛则若有余。脉之,或急或缓弱,此非实热可知。遂先与六味汤二三剂,元气稍振。继与一阴煎加牛蒡、茯苓、泽泻,倍加白蒺藜为君,服五十余剂。外用降痈散,昼夜敷治,两月而后愈。盖此症虽似溃疡有余,而实以肝肾不足,上实下虚,一奇症也。(何奇之有?)


张通府耳后发际患肿一块,无头,肉色不变,按之微痛,彼以为痰结核,其脉软而时见数。经云∶脉数不时见,则生疮也,非痰结。仲景云∶微弱之脉,主血气俱虚,形精不足。又云∶沉迟软弱,皆宜托里。遂以人参、白术、黄 、当归、川芎、炙草以托里,少加金银花、白芷、桔梗以消毒。彼谓不然,内饮降火化痰,外帖凉药,觉寒彻脑,患处大热,头愈重,饮食愈少。复请治,以四君子汤加藿香、炮干姜,数剂饮食渐进,脓成刺之。更以十全大补汤去桂及炙草,贴以豆豉饼,又月余而愈。


胡生耳后寸余发一毒,名曰锐疽, 痛发热,烦躁喜冷,此胆经蕴热而发。先用神仙活命饮,一剂势减二三。时值仲冬,彼惑于药有用寒远寒之禁,故不再服,自用十宣散、托里之药,势渐炽,耳内脓溃。复请治,视其喉肿闭,药不能下而殁。


一妇人年逾四十,近环跳穴生一毒,尺脉沉紧,腿不能伸。经曰∶脾寒移于肝,痈肿筋挛。夫脾主肉,肝主筋,肉温则筋舒,肉冷则筋急,遂与乳香定痛丸治之,少愈。更以助胃壮气血药,二十余剂而消。


一妇人倏伤次指,成脓不溃, 痛至手,误敷凉药,以致通 ,微呕少食,彼以为毒瓦斯内攻。诊其脉沉细,此痛伤胃气而然也。遂刺之,服六君子汤加藿香、当归,食进。更服八珍汤加黄 、白芷、桔梗,月余而愈。又一后生亦患此,色黑不痛,其指已死。欲令斩去,速服补剂,恐黑上臂不治。彼不信,另服败毒药,手竟黑,遂不可救。又一男子亦伤拇指,色紫不痛,服托里药,及灸五十余壮,作痛溃脓而愈。又吴举人幼女因冻伤两足,至春发溃,指俱坏,遂去之,服以大补药而愈。又蓝上舍女患嵌甲伤指,年余不愈,日出脓数滴。谓足大趾乃肝脾二经发源之所,宜灸患处,使瘀血去,阳气至,疮口自合,否则不治。彼忽之,不早治,后变劳症而殁。盖至阴之下,血气难到。若女人患此,又多因扎缚,致血脉不通。或被风邪所袭,则无气血荣养,遂成死肉。惟当壮其脾胃,行其经络,生其血气则愈。其有成破伤风,以致牙关紧急,口眼 斜者,先以玉真散一二服,然后投以通经生血之剂。


于御郎骸胛患毒痛甚,服消毒药,其势未减,即以槐花酒一服,势随大退,再以托里消毒之药而愈。


立斋曰∶予丙子年,忽恶心,大椎骨甚痒,须臾臂不能举,神思甚倦,此天疽危病也。急隔蒜灸之,痒甚愈。又明灸五十余壮,痒遂止,旬日而愈。《精要》云∶灸法有回生之功,信矣。大凡蒸灸,若未溃,则拔引郁毒,已溃则接补阳气,祛散寒邪,疮口自合,其功甚大。其法用大独蒜,切片如三钱浓,贴疽顶上,以艾炷安蒜片上灸之,每三壮一易蒜。若灸时作痛,要灸至不痛,不痛要灸至痛方止,大概以百壮为度。脓溃则以神异膏贴之,不日而安。一能使疮不开大,二内肉不坏,三疮口易合,见效甚神。丹溪云∶惟头为诸阳所聚,艾壮宜小而宜少。


王大广年逾六十,素浓味,颊腮患毒,未溃而肉先死,脉数无力,胃经积毒所致。腮颊正属胃经,未溃肉死,则胃气虚极,老人岂宜患此?辞不治,果殁。《内经》云∶膏粱之变,足生大疔,受如持虚。


黄履素曰∶予座师茅五芝先生长公子子京,偶于肾间患一毒,地非要害,直易视之。子京素知医,恐痛伤元气,辄服人参,其毒愈甚,发寒热,乃始延医。又遇粗工,溃后胸满,应服参、 ,又不能多服,竟致不能收口而殁。盖痈疽初起,先宜泻毒,而后议补。若补之太早,遂有此祸可鉴也。


邱汝诚面生疽,即买药铺四所合神芎散丸予之,曰∶以此疗之。其人怒,不肯服,归而告人。人曰∶未必非良法也,服之即瘥。盖其人嗜酒,此丸实去酒病云。(《挥尘新谈》)


彭羡门少宰,传治肿毒初起方,用∶鸡子用银簪插一孔,用明透雄黄三钱,研极细末入之,仍以簪搅极匀,封孔入饭内,蒸熟食之,日三枚,神效。(《居易录》)


前宁都令李聘说∶麦粉不拘多少,用陈醋熬膏,贴无名肿毒,神效。(雄按∶此名乌龙膏,麦粉乃洗麸造面筋澄下之粉也。)


徐灵胎曰∶疡科之法,全在外治,其手法必有传授。凡辨形察色,以知吉凶,及先后施治,皆有成法。必读书临症,二者皆到,然后无误。其升降围点,去腐生肌,呼脓止血,膏涂洗熨等方,皆必纯正和平。屡试屡验者,乃能应手而愈。至于内服之方,护心托毒,化脓长肉,亦有真传,非寻常经方所能奏效也。惟煎方则必视其人之强弱阴阳,而为加减,此则必通于内科之理,全在学问根柢。然又与内科不同,盖煎方之道相同,而其药则有某毒主某药,某症主某方,非此不效,亦另有传授焉。故外科总以传授为主,徒恃学问之宏博无益也。有传授则较之内科为尤易,惟外科而兼内科之症,或其人本有宿疾,或患外证之时,复感他气。或因外症重极,内伤脏腑,则不得不兼内科之法治之。此必平日讲于内科之道,而通其理,然后能两全而无失。若不能治其内症,则并外症亦不可救,此则全在学问深博矣。若为外科者,不能兼,则另请明理内科,为之定方。而为外科者,参议于其间,使其药与外证无害,而后斟酌施治,则庶几两有所益。若其所现内症,本因外证而生,如痛极而昏晕,脓欲成而生寒热,毒内陷而胀满,此则内症皆由外症而生,只治其外症。而内症已愈,此又不必商之内科也。但其道甚微,其方甚众,亦非浅学人所能知也。故外科之道,浅言之,则惟记煎方数首,合膏围药几料,已可以自名一家。若深言之,则经络脏腑,气血骨脉之理,乃奇病怪疾,千态万状,无不尽识,其方亦无病不全,其珍奇贵重难得之药,亦无所不备,虽遇极奇极险之症,亦了然无疑。此则较之内科为更难,故外科之等级高下悬殊,而人之能识其高下者,亦不易也。


日外科之法,最重外治,而外治之中,尤重围药。凡毒之所最忌者,散大而顶不高。盖人之一身,岂能无七情六欲之伏火,风寒暑湿之留邪,饮食痰涎之积毒?身无所病,皆散处退藏。气血一聚而成痈肿,则诸邪四面皆会,惟围药能截之,使之并合,则周身之火毒不至矣。其已聚之毒,不能透出皮肤,势必四布为害,惟围药能束之,使不散漫,则气聚而外泄矣。如此则形小顶高,易脓易溃矣。故外治中之围药,较之他药为特重,不但初起为然,即成脓收口,始终赖之,一日不可缺。若世医之围药,不过三黄散之类,每试不效,所以皆云围药无用。如有既破之后,而仍用围药者,则群然笑之。故极轻之毒,往往至于散越而不可收拾者,皆不用围药之故。至于围药之方,亦甚广博,大假以消痰拔毒束肌收火为主,而寒热攻提和平猛属,则当随症去取。世人不深求至理,而反轻议围药之非,安望其术之能工也。


神授卫生汤,治一切疮症,能宣热散风,行瘀活血,解毒消肿,疏通脏腑,(徐灵胎曰∶其法不外此四句。)药性和平,功效甚速,诚外科首用方也。羌活八分,搜风发表胜湿;防风胜湿,解表去风;白芷发表散风热,活血排脓;穿山甲土炒研,沉香、红花散结消肿排脓,疮家圣药;连翘、石决明各六分,金银花、皂鱼刺、归尾、甘草节,生肌止痛。花粉太寒,不可用,破后口渴者可用。以上各一钱,乳香五分,大黄酒浸炒一钱,脉虚便利者勿用。水二碗,煎八分。病在上部,先服药,随饮酒一杯。病在下部,先饮酒一杯,随后服药,以行药势。徐灵胎曰∶其方之分量,亦最宜斟酌得中,除大黄共一两零五分,此外科之主方,加减不外乎此。又曰∶外科与内科大不相同,内科之病,千头万绪,一病必有一病之主方。外科不过托毒清火,及生肌长肉等数法耳。即有加减,亦惟随症选择几味,无多法也。学人果能将药性细细参考,自能随症施治,投无不利。


缪仲淳治疔疽及一切肿毒方∶生甘菊连根打碎,一两五钱;紫花地丁五钱;甘草用水炙,三钱;鼠粘子炒研,一钱五分;栝蒌根二钱;贝母三钱;金银花五钱;白芷一钱五分;生地三钱;白芨三钱;连翘二钱五分;五爪龙(即茜根)五钱。先用夏枯草六两,河水六碗,煎三大碗,去渣,入煎药一碗,不拘时服。溃后,加盐水炒黄 五钱,麦冬五钱。


又围阴症疮疡方∶红药子四两,白芨一两五钱,白蔹一两五钱,乳香六钱,没药六钱,朱砂三钱,雄黄三钱,麝香一钱,冰片一钱,黑狗下颏一个, 存性,豌豆粉一两。各另研极细末和匀,以醋蜜调敷四围,以极滚热醋蘸润。亦可服。


肠胃受谷,上焦出气,以温分肉、养骨节、通腠理。(上焦出气,宗气也。宗气出于喉咙而行呼吸,其以温分肉、养骨节、通腠理者,是卫气化于宗气也。)中焦出气如露,上注溪谷而渗孙脉,津液和调,变化而赤为血;血和则孙脉先满,溢注于络脉;皆盈,乃注于经脉,阴阳已张,因息乃行。(中焦出气如露,营气也。其于阴阳已张,因息乃行,是营气化于宗气也。)行有经纪,周有道理,与天协议,不得休止。(行有经纪,周有道理,人有营卫,与天合度。)切而调之,从虚去实,泻则不足,(从虚之之法以去实,是泻则不足也。)疾则气减,留则先后。(凡泻者宜疾。补者宜留,是补之与泻,有疾留先后之异也。)从虚去虚,补则有余。(从治虚之法以去虚,是补则有余也。此二节配合气味,所当仿之。)血气已调,形气乃持,是知血气之平与不平也,未知痈疽之所从生。成败之时,生死之期,有远近,何以度之?(持,定也,度,入声。)然经脉流行不止,与天同度,与地合纪,故天宿失度,日月薄蚀,地经失纪,水道流溢,草 不成,五谷不殖,径路不通,民不往来,巷聚邑居,则别离异处。血气犹然。夫血脉营卫,周流不休,上应星宿,下应经数,寒邪客于经络之中则血泣,血泣则不通,不通则卫气归之,不得复反,故痈肿。(卫气归之,不得复反,言其留聚不散也。 ,音宜, 男草,鹿葱也。)寒气化为热,热胜则腐肉,肉腐则为脓,脓不泻则烂筋,筋烂则伤骨,骨伤则髓消,不当骨空,不得泄泻,血枯空虚,则筋骨肌肉不相荣,经脉败漏,熏于五脏,脏伤故死矣。(痈毒由浅至深,伤脏则死,如下文所云。)试言痈疽之形与忌曰名。痈发于嗌中,名曰猛疽,猛疽不治,化为脓,脓不泻,塞咽,半日死,其化为脓者,泻则合豕膏冷食,三日已。(猛疽,言为害之急也。若脓已泻,当服豕膏可以愈之,即猪脂之炼净者也。万氏方有治肺热暴喑者,用猪脂一斤炼过,入白蜜一斤再炼;少顷滤净冷定,不时挑服一匙,即愈。若无疾服此,最能润肺润肠,即是豕膏之属。)发于颈,名曰天疽,其痈大以赤黑,不急治则热气下入渊腋,前伤任脉,内熏肝肺;熏肝肺,十余日而死矣,(颈,前颈也。色赤黑者,其毒必甚。渊腋,足少阳经穴。其发在颈,则连于肺系;下入足少阳,则及乎肝脏矣,故至于死。)阳气大发,消脑留项,名曰脑烁,其色不乐,项痛,而如刺以针;烦心者,死不可治。(阳气大发,邪热之甚也。色有不乐,伤乎神也。痛如刺以针,毒之锐也。烦心者,邪犯其脏也,故不可治。此二症,疑即天疽锐毒。)发于肩及 ,名曰疵痈,其状赤黑,急治之,此令人汗出至足,不害五脏;痈发四五日,逞 之。(肩膊下软白肉处曰 ,此非要害之所,故不及五脏。逞,病也。 ,艾炷也。谓宜速灸以除之也。 ,儒、软二音,又奴刀、奴到二切。疵,音慈。 ,如瑞切。)发于腋下赤坚者,名曰米疽,治之以砭石,欲细而长,疏贬之,涂以豕膏,六日已,勿裹之。(砭石欲细者,恐伤肉也。欲长者,用在深也,故宜疏不宜密。)其痈坚而不溃者,为马刀挟瘿,急治之。(此即瘰 也,欲急治者,恐迟则伤人也。)发于胸,名曰井疽,其状如大豆,三四日起,不早治,下入腹不治,七日死矣,(发于脑者,能熏心肺,若不早治而使之入腹,毒尤甚矣,故死期之速如此。)发于膺,名曰甘疽,色青,其状如谷实、 KT ,常苦寒热,急治之,去其寒热,十岁死,死后出脓。(膺者,胸旁之高肉处也。谷实,兼五谷而言,谓痈所结聚,形如谷实之累累也。 KT ,瓜蒌也。软而不溃,中有所蓄如子也。此症延绵难愈,盖即乳痈之属。 KT ,古栝楼字。)发于胁,名曰败疵。败疵者,女子之病也,灸之;其病大痈脓,治之,其中乃有生肉大如赤小豆,锉 、 草根各一升,以水一斗六升,煮之竭,为取三升,则强饮,浓衣坐于釜上,令汗出至足已。( ,菱也。 ,连翘也。二草之根,俱能解毒,故各用一升。大约古之一升,得今之三合有零。以水一斗六升,煮取三升,俱折数类此。 ,音陵。 、翘同。)发于股胫,名曰股胫疽,其状不甚变,而痈脓搏骨,不急治,三十日死矣。(股胫,大股也。状不甚变,言外形不显也。痈脓搏骨,言脓着于骨,即今人之所谓贴骨痈也。毒甚而深,能下蚀三阴、阳明之大经,故不为急治则死矣。)发于尻,名曰锐疽,其状赤坚大,急治之;不治,三十日死矣。(尻,尾 骨也,穴名长强,为督脉之络、一名气之阴郗,故不治则死。)发于股阴,名曰赤施,不急治,六十日死;在两股之内,不治,十日而当死。(股阴,大股内侧也。当足太阴箕门、血海及足厥阴五里、阴包之间,皆阴器所聚之处,故不治则死。若两股俱病,则伤阴之极,其死尤速。)发于膝,名曰疵痈,其状大,痈色不变,寒热如坚石,勿石,石之者死,须其柔乃石之者生。(膝痈未成而石之者,伤其筋之府,故致于死。若柔则脓成矣,砭之无害也。今之泛施刀针者,不特此也。)诸痈疽之发于节而相应者,不可治也∶发于阳者百日死,发于阴者三十日死。(诸节者,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皆不宜有痈毒之患。若其相应,则发于上而应于下,发于左而应于右,其害尤甚,为不可治。然发于三阳之分者,毒浅在腑,其死稍缓;发于三阴之分者,毒深在脏;不能出一月也。)发于胫,名曰兔啮,其状赤至骨,急治之,不治害人也。(胫,足胫也。兔啮,如有所啮伤也。)发于内踝,名曰走缓,其状痈也,色不变,数石其输而止其寒热,不死。(数石其输,砭其所肿之处也。)发于足上下,名曰四淫,其状大痈,急治之,百日死。(阳气受于四末,而大痈淫于其间,阳毒之盛极也。时气移易则真阴日败,故逾三月而死。)发于足旁,名曰厉痈,其状不大,初如小趾发,急治之,去其黑者,不消辄益;不治,百日死。(不消辄益,谓初如小趾,而不治则日以益大也。)发于足趾,名曰脱痈,其状赤黑,死不治;不赤黑,不死不衰,急斩之,否则死矣。(六经原 ,皆在于足,所以痈发于足者多凶候;至于足趾,又皆六井所出,而痈色赤黑,其毒尤甚,若无衰退之状,则急当斩去其趾,庶得保生,否则毒瓦斯连脏,必至死矣。)痈与疽何以别?荣卫留于经脉之中,则血泣而不行,不行则卫气从之而不通,壅遏而不得行,故热;大热不止,热甚则肉腐,腐则为脓,然不能陷骨,髓不为焦枯,五脏不为伤,故命曰痈。(此下辨痈疽之轻重也。痈毒浮浅在表,不能陷骨,则髓不为枯,五脏不为伤,故病痈者可无虑也。)热气淳盛,下陷肌肤,筋髓枯,内连五脏,血气竭,当其痈下,筋骨、良肉皆无余,故命曰疽。(痈浅疽深,毒有微甚。故内连五脏,外败筋骨良肉者是为之疽,乃可畏也。)疽者,上之皮夭以坚,上如牛领之皮;痈者,其皮上薄以泽,此其候也。(夭以色言,黑暗不泽也。此即皮色之状;可以辨其浅深矣。)要知诸痈肿,筋挛骨痛,此皆安生?(此言诸病痈肿,而有兼筋挛骨痛者也。若以痈肿筋挛骨痛释为三症,殊失本意。观下文曰“此寒气之肿”,则其所本在肿,义可知矣。)乃寒气之肿,八风之变也。(惟风寒之变在经,所以兼筋骨之痛。今有病大项风、虾蟆瘟之属,或为头项咽喉之痈,或为支节肌肉之肿,正此类也。)治之如何?此四时之病,以其胜治之愈也。(四时之病,实时气也。治之以胜,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温者清之,清者温之,散者收之,抑者散之,燥者润之,急者缓之,坚者 之,脆者坚之,衰者补之,强者泻之,各安其气,必清必静,则病气衰去,此之谓也。)人病胃脘痈者,何以诊之?诊此者,当候胃脉,其脉当沉细,沉细者气逆。(胃脉见于右关,所谓中附上,右外以候胃也。胃为多气多血之腑,脉当洪大,而反见沉细,故为胃气之逆。脘,音管。)逆者人迎甚盛,甚盛则热。(胃气逆而人迎盛,逆在脏而热在经也,人迎三盛,病在阳明之谓。)人迎者,胃脉也。(人迎在结喉旁,足阳明动脉也。)逆而盛,则热聚于胃口而不行,故胃脘为痈也。(阳明气逆而盛,则热邪聚于胃脘,故留结为痈。)有病颈痈者,或石治之,或针灸治之,而皆己,其真安在?(其真安在,言孰为正治之法也。)此同名异等者也。(颈痈之名虽同,而症则有异,故治亦各有所宜。)夫痈气之息者,宜以针开除去之。(息,止也。痈有气结而留止不散者,治宜用针,以开除其气,气行则痈愈矣。)夫气盛血聚者,宜石而泻之,此所谓同病异治也。(欲泻其血,宜用砭石,血泄则气衰,而痈亦愈。此病同而治异也。)病之生时,有喜怒不测,饮食不节,阴气不足,阳气有余,营气不行,乃发为痈疽;阴阳不通,两热相搏,乃化为脓。小针能取之乎?(喜怒不测,则气有所逆;饮食不节,则脏有所伤;阴气不足,故营有不行;阳气有余,故热从而聚,皆足以致痈疽也。)圣人不能使化者,为之邪不可留也,故两军相当,旗帜相望,白刃陈于白野者,此非一日之谋也;能使其民令行禁止,士卒无白刃之难者,非一日之教也,须臾之得也。夫至使身被痈疽之病,脓血之聚者,不亦离道远乎?夫痈疽之生,脓血之成也,不从天下,不从地出,积微之所生也。故圣人自治于未有形也,愚者遭其已成也,岂特治身者哉!(邪在天下则为乱,邪在人身则为病。及其已成,则虽圣人不能使之化,是以邪不可留也。譬之用兵者必有夙教,必有定谋,而后可保其无危。人之治身,可素无调养之道乎?故惟圣人乃能自治于未形,愚者每遭其患矣。治身之外,可不戒乎?)其已形不予遭,脓已成不予见,为之奈何?夫脓已成,十死一生,故圣人弗使已成而明为良方,着之竹帛,使能者踵而传之后世,无有终时者,为其不予遭也。(此言兆庶之多,千古之邈,安得人人遭遇以救其疾苦?故惟有着之竹帛,以遗教将来,正为人之不予遭也。)其已有脓血而后遭乎?不道之以小针治乎?以小治小者其功小,以大治大者多害,故其已成脓血者,其唯砭石铍锋之所取也。(针小者功小,无济于事,针大者多害,恐有所伤,故惟砭石及铍针、锋针,皆可以取痈疽之脓血。)多害者其不可全乎?惟在逆顺焉。以为伤者,其白眼青、黑眼小,是一逆也;内药而呕者,是二逆也;腹痛渴甚,是三逆也;肩项中不便,是四逆也;音嘶色脱,是五逆也。除此五者为顺矣。夫顺与逆,岂特治身已哉!(五脏身有五部∶伏免一,腓二,背三,五脏之 四,项五。此五部有痈疽者死,是亦五逆之属也。凡事逆者坏,顺者治,故曰“夫顺与逆,岂特治身已哉”。应前文以重申之,亦可谓谆谆矣。着此书者,有心哉寓言也。)


肿疡者,痈疽未见脓而肿者也。溃疡者,痈疽之脓已溃出者也。丹溪云∶肿疡内外皆壅,宜以托里表散为主。设欲行大黄者,宜审其虚实之原。疡溃内外皆虚,宜以补接为主,设欲行香散者,宜防其虚虚之失。由是言之,则痈疽之肿时与溃时不同,今分肿疡溃疡为二门。


(肿疡 溃疡 作痛不止 作呕不止 出血不止 肌肉不生 发热不止 大便不通 小便不通作渴不止 自汗不止 下痢不止 敷寒凉药 用刀针法)


痈疽一科。自有专擅其术者。以是手辑医通。独略此门。然有兼患内证。疡医不能措指者。


因取灵素金匮明之新甫等数条。列之本门。诸凡治例。未遑遍述。庶免瘠环同类之诮云。


灵枢云。夫血脉营卫。周流不休。上应星宿。下应经数。寒邪客于经络之中则血泣。血泣则不通。不通则卫气归之。不得复反。故痈肿。寒气化为热。热胜则肉腐。肉腐则为脓。脓不泻则烂筋。筋烂则伤骨。骨伤则髓消。不当骨空。不得泄泻。血枯空虚。则筋骨肌肉不相荣。经脉败漏。熏于五脏。脏伤则死矣。痈发于嗌中。名曰猛疽。猛疽不治化为脓。脓不泻。塞咽半日死。其化为脓者。泻则合豕膏冷食。三日而已。发于颈。名曰天疽。其痈大以赤黑。不急治则热气下入渊液。前伤任脉。内熏肝肺。十余日而死矣。阳气大发。消脑留项。名曰脑烁。其色不乐。项痛。如刺以针。烦心者死。发于肩及 。名曰疵疽。其状赤黑。急治之。此令人汗出至足。不害五脏。痈发四五日逞 之。发于腋下赤坚者。名曰米疽。治之以砭石。欲细而长。疏砭之。涂以豕膏。六日已。勿裹之。其痈坚而不溃者。为马刀挟瘿。急治之。发于胸。名曰井疽。其状如大豆。三四日起。不早治。下入腹。不治。七日死。发于膺。名曰肝疽。色青。其状如谷实、栝蒌。常苦寒热。急治之。去其寒热。半岁死。死后出脓。发于胁。名曰败疵。败疵者女子之病也。灸之。其状大痈脓。治之。


其中乃有生肉。大如赤小豆。锉 、翘草根各一升。(零 连翘根各一升也。)以水一斗六升。煮之竭。为取三升。则强浓衣。坐于釜上。令汗出至足已。发于股胫。名曰股胫疽。其状不甚变。而痈脓搏骨。不急治。三十日死。发于尻。名曰锐疽。其状赤坚大。急治之。不治。三十日死。发于股阴。名曰赤疽。不急治。六十日死。在两股内。不治。十日当死。发于膝。名曰疵痈。其状大痈。色不变。寒热。如坚石。勿石。石之者死。须其柔乃石之者生。诸痈疽之发于节而相应者。不可治也。发于阳者百日死。发于阴者三十日死。发于胫。名曰兔啮。其状赤至骨。急治之。不治害人也。发于内踝。名曰走缓。其状痈也。色不变。数石其输。而止其寒热不死。发于足上下。名曰四淫。其状大痈。不急治。百日死。发于足傍者。名曰疠痈。其状不大。初如小指。发急治之。去其黑者。不消辄益。不治。百日死。发于足指。名脱痈。(一名脱疽。)其状赤黑。死不治。不赤黑不死。不衰。急斩之。不则死矣。


营气稽留于经脉之中。则血泣而不行。不行则卫气从之而不通。壅遏而不得行。故热。大热不止。热胜则肉腐。肉腐则为脓。然不能陷。骨髓不为焦枯。五脏不为伤。故命曰痈。热气深甚。下陷肌肤。筋骨枯。内连五脏。血气竭。当其痈下筋骨良肉皆无余。故命曰疽。疽者。上之皮夭以坚。上如牛领之皮。痈者。其皮上薄以泽。此其候也。病有形而不痛者。阳之类也。无形而痛者。阴之类也。无形而痛者。其阳完而阴伤之也。急治其阴。无攻其阳。有形而不痛者。其阴完而阳伤之也。急治其阳。无攻其阴。阴阳俱动。乍有形。乍无形。加以心烦。命曰阴胜其阳。此为不表不里。其形不久。身有五部。伏兔一。腓二。腓者 也。背三。五脏之俞四。项五。此五部有痈疽者死。喜怒不测。饮食不节。阴气不足。阳气有余。营气不行。乃发为痈。阴阳不相通。两热相持。乃化为脓。其白眼青。黑眼小。是一逆也。内药而呕。是二逆也。


腹痛渴甚。是三逆也。肩项中不便。是四逆也。音嘶色脱。是五逆也。除此五者为顺矣。


素问云。膏粱之变。足生大疔。受如持虚。汗出见湿。乃生痤痱。营气不从。逆于肉理。乃生痈肿。气伤痛。形伤肿。先痛而后肿者。气伤形也。先肿而后痛者。形伤气也。


金匮云。诸浮数脉。应当发热。而反洒淅恶寒。若有痛处。当发其痈。师曰。诸痈肿。欲知有脓无脓。以手掩肿上。热者为有脓。不热者为无脓。


发热而脉见浮数。证脉相应也。脉见浮数而反洒淅恶寒。是火郁不得发越。若有痛处而饮食如常。必发痈肿之候。肿热未甚。尤可消散。肿热已剧。痈脓已成。后世用湿纸贴肿上。候其痈肿之头。亦不出乎此意。


浸淫疮。从口流向四肢者可治。从四肢流来入口者不可治。浸淫疮。黄连粉主之。(方缺)


病机机要云。瘰 者结核是也。或在耳后。或在耳前。或在耳下连及颐颔。或在颈下连缺盆。


皆谓瘰 。或在胸之侧。或在两胁。皆谓之马刀。手足少阳主之。此本膏粱丹毒火热之变。因虚劳气郁所致。止宜补形气。调经脉。其疮当自消。盖不待汗之下之而已也。其不详脉证经络受病之异者。下之先犯病禁经禁。故致失手。且有兼痰兼气兼血兼阴虚等证者。病本不同。治当求责。疮疡者火之属。须分内外以治其本。内之外者。其脉沉实。发热烦躁。外无 赤。痛深于内。其邪气深矣。故疏通脏腑以绝其源。外之内者。其脉数。 肿在外。形证外显。恐气极而犯内。故先托里也。内外之中者。外无 恶之气。内亦脏腑宣通。知其在经。当和营卫也。用此三法之后。虽未愈。必无变证。亦可使邪气峻减而易愈。


外科精要云。热发于皮肤之间。浮肿根小。至大不过二三寸者为疖。六腑积热。腾出于肌肉之间。其发暴盛肿。皮肉光软。根脚广大为痈。五脏风毒积热。攻 肉骨。风毒猛暴。初生一如蓓蕾。形自焦枯。触之应者乃疽也。夫五善七恶者。动息自宁。饮食知味。一善也。便利调匀。二善也。脓稠肿消不臭。三善也。神采精明。语声清爽。四善也。体气平和。五善也。烦躁时嗽。腹痛渴甚。或泄利无度。小便如淋。一恶也。脓血大泄。肿 尤甚。脓色败臭。痛不可近者。二恶也。喘粗短气。恍惚嗜卧。三恶也。目视不正。黑睛紧小。白睛青赤。瞳子上视者。四恶也。肩背不便。四肢沉重。五恶也。饮食不下。服药而呕。食不知味。六恶也。声嘶色败。唇鼻青。面目四肢浮肿。七恶也。五善见三则瘥。七恶见四则危。然则病有源同七恶者。乃皮紧急而知善也。病有源同五善者。乃皮缓虚而知恶也。是岂凡医所知哉。


凡人初见发背。欲结未结。赤热肿痛。先以湿纸覆其上。立视候之。其纸先干处。即是结痈头也。取大蒜切成片。如三钱浓薄。安于头上。用大艾炷灸之。三壮即换一蒜片。痛者灸至不痛。不痛者灸至痛时方佳。最要早觉早灸为上。一日二日。十灸十活。三日四日。六七活。五六日。三四活。过七日则不可灸矣。若有十数头作一处生者。即用大蒜研成膏。作薄饼铺头上。聚艾于蒜饼上烧之。亦能活也。若背上初发赤肿一片。中间有一片黄粟米头子。便用独蒜切去两头。取中间切三钱浓。正安疮上。着艾灸十四壮。多至四十九壮。此谓痈疽初发。宜灸之也。然诸疮患久成漏者。常有脓水不绝。其脓不臭。内无反肉。尤宜用附子浸透。切作大片。浓三二分。于疮着艾灸之。仍服内托之药。隔二三日再灸之。不五七次。自然肌肉长满矣。至有脓水恶物。渐渍根深者。郭氏用白面、硫黄、大蒜三物一处捣烂。看疮大小捻作饼子。浓约三分。安疮上。用艾灸二十一壮。一灸一易。灸后四五日。方用挺子 入疮内。歹肉尽去。好肉长平。然后贴收敛之药。内服应病之剂。调理即瘥矣。盖不止宜灸于疮之始发也。惟发于头脑者。皆不可灸。头为诸阳之会。灸之反助其火毒耳。


肿疡 薛立斋曰。肿疡者。以疳疡未溃而言也。经云。形伤痛。气伤肿。又云。营气不从。逆于肉理乃生痈肿。皆因膏粱浓味。七情阴火。或炙爆甘美积毒。气血不和所致。当分其经络所属。五脏相胜。与元禀亏损。预为审用攻补调和之剂。速令散溃。尤当审其势之肿漫。色之赤白。与痛有微甚。毒有表里。若肿高 痛。便利调和。邪在表也。宜表散之。肿硬痛深。大便秘涩。邪在内也。宜下之。外无拘急。内则便利调和者。邪在经络也。宜调营卫。肿 大痛。或麻木不痛。


邪气凝滞也。外用隔蒜灸。内服活命饮。或归 饮尤效。无问何部分。但赤肿者必消。若烦躁饮冷。赤痛发热。二便不通者。火热内炽也。用四味清凉饮。或活命饮加大黄尤善。若微肿微痛或不痛。阳气虚弱也。参 内托散。微黯微赤或不赤。或恶寒而不作脓。或脓熟而不溃者。阳气虚寒也。并用千金托里散。如此则未成者自能消。已成者自能溃。尤当别其属阴属阳。或半阴半阳而治之。若泥于肿疡禁用辛热之说。不分受证之因。兼证之经。概行败毒。泛扰诸经。诛伐无过。以致不能起发。或不能溃腐收敛。变证莫能枚举。痈疽论云。肿疡内外皆壅。宜以托里表散为主。但见肿痛。参之脉证虚弱。便与兼补。气血无亏。可保终吉。若肿疡之际。治失其法。必致溃疡之变证。此推内经之微旨。而生平之征验者。尤当触类而长。愚奚庸赘。


溃疡 溃疡者。以疮疡脓溃而言也。脓溃而肿消痛止者为顺。若脓溃肿痛。或发寒热者。气血虚也。十全大补汤。脓溃欲呕少食。脾胃虚弱也。六君子加炮姜。手足并冷者。脾气虚寒也。六君子加姜、桂。不应。急加附子。脓溃而仍痛。


或二便秘涩者。热毒未解也。清热消毒汤。热退而渴不退。津液不足也。八珍加黄 、麦冬、山茱萸。热止而小便频数。肾虚也。加减八味丸料。若热不止。或肿痛反甚。虚热内作也。保元汤加清心凉血之剂。或热退而肌肉不生者。气血俱虚也。十全大补汤。疮色夭白。或陷下不敛。寒气所袭也。五味异功散。佐以豆豉饼。脓血过多。烦躁不安。乃亡阳也。急用独参汤尤当。审其肿之软硬。饮食冷热。与脓之稠稀多少。肉之赤色青黯。及疮口之收敛迟速。而投托里消毒调补之剂。庶无变证。痈疽论云。溃疡内外皆虚。宜以托里补接为主。盖溃疡之变证。由于肿疡之际。治失其宜。亏损元气所致。治者可不慎欤。


作痛不止 疮疡作痛。当审邪之所在。证之所因。如寒热而痛。邪在表也。人参败毒散。便秘而痛。邪在里也。清热消毒汤加白蜜。肿 而痛。血凝滞也。活命饮。作脓而痛者。托里消毒散。排脓胀而痛者针之。脓溃而痛者补之。气虚而痛。四君子加归、 。血虚而痛。四物汤加参、。大抵形伤痛。气伤肿。不知此数者。徒以乳香、没药为止痛之方。则非所以为法矣。仍审五脏相胜相兼之证而治之。后仿此。


作呕不止 丹溪云。肿疡时呕。当作毒瓦斯攻心治之。溃疡时呕。当作阴虚补之。此论其常耳。如肿赤 痛而呕者。热毒甚也。活命饮。作脓而呕者。血气虚也。六君子加归、 。便秘而呕者。热在脏也。清热消毒汤去生地、金银花加槟榔、木香。寒药服多而呕者。胃气伤也。六君子加桔梗、柴胡。有肝气乘脾而呕者。有胃虚停痰而呕者。有郁结伤脾而呕者。皆由脾胃虚弱。毒瓦斯蓄聚。治宜调补中气。则正气复而邪气去矣。


出血不止 疮口出血。有因五脏相胜。阴阳不调。而血不止者。有因六淫七情之气不平。而血妄行者。若因肝火内动。四物加山栀、丹皮。肝经血虚。六味丸。心虚不能统血。四物加参、术、丹皮。酸枣仁。脾虚不能统血。四君子加山栀、丹皮。脾虚郁滞。归脾汤。脾肺气虚。补中益气汤。气血俱虚。十全大补汤。肾气不足而肝火内动。六味丸、栀子清肝散加五味。大凡失血过多而见烦热发渴等证。勿论其脉。不问其证。急用独参汤以补其气。经云。血生于气。苟非参、 、归、术甘温之药。决不能愈。若发热脉大者多不治。


肌肉不生 肌肉乃脾胃所生。收敛皆气血所主。二者相济以成者也。若肌肉不生而色赤。血热也。四物加山栀、丹皮。晡热内热。血虚也。四君子加归、地、丹皮。脓水清稀。气血虚也。十全大补汤。食少体倦。脾气虚也。补中益气汤。烦热作渴。起居如常者。胃热也。竹叶黄 汤。烦热作渴。小便频数者。肾虚也。六味丸。肉腐而不溃者。乌金膏。若肉溃而不敛者。六君子汤。外用珍珠散敷之。臭秽脉洪大而作渴。乃真气虚而邪气实也。此为难治。大凡疮疡久而不愈者。皆元气不足。或因邪气凝滞于患处。苟能调补脾胃。则元气自足。元气既足。则邪气自消。死肉自溃。新肉自生。而疮自敛矣。若不保其本。而概敷生肌之剂。是反助其邪。后更溃烂耳。


发热不止 疮疡发热。初患乃毒瓦斯所 。已成乃内 作脓。已溃乃血气亏损。不可概行败毒。以伤元气。盖未成者。当分邪之在表在里。将成者。当分邪之可攻可补。已成者。当分脓之作与未作。脓已成者。当分脓之浅深高漫。脓已溃者。当分痛之止与不止。若作痛而发热者。活命饮。作脓而发热者。托里消毒散。脓出而发热者。八珍加黄 。午前发热者。阳气虚也。补中益气汤。发热作渴。小便频数者。肾气虚弱也。加减八味丸。脓血多而热者。阳无所附也。十全大补汤。日将晡而热者。气血虚也。八珍汤。若无寐而热者。内补黄 汤。烦躁者。血脱也。当归补血汤。自汗而热者。


胃气虚也。四君子汤。恶寒发热者。肺气虚也。补中益气汤。或四君子加黄 、当归。亦有五脏相胜。夹食夹寒。六淫七情所致者。不能备述。临证详之。


大便不通 疮疡大便不通。初起则审所致之因。所见之证。而内联疏外表之法。已溃则分气血虚实传变之证。而用托里滋补之法。不可泛用苦寒疏导之剂。恐复伤真气。则肿者不能消散成脓。溃者不能生肌收敛。故丹溪云。肿疡内外皆壅。宜托里表散为主。溃疡内外皆虚。宜托里补接为主。治者审之。


小便不通 疮疡小便不通。其因不一。当分经络虚实而药之。若溃而恶寒发热。气血虚也。


八珍汤。手足并冷。阳气虚寒也。四君子加炮姜、升麻。手足不冷。乃脾气虚弱也。四君子加升、柴、半夏。寒热往来。气血虚也。十全大补汤。大便了而不了。脾气虚而下陷也。补中益气汤。切不可轻用疏导之剂。复伤元气。致肿者不能复起发腐溃。溃者不能生肌收敛。须临证制宜而治。庶无误矣。


作渴不止 疮疡作渴。当分经络所属。及血气虚实而治。若 痛发热。便利调和者。邪在表也。清热消毒汤。肿痛发热。大便秘涩者。邪在里也。凉膈散。 痛炽盛。邪在经络也。活命饮。右关脉洪数有力。胃火消烁津液也。竹叶石膏汤。右关脉数无力。胃虚津液短少也。补中益气汤。饮食失度。胃气内伤而亡津液者。参苓白术散。脓血出多而气血虚弱者。八珍汤加五味。禀肾不足而津液短少者。加减八味丸。余当临证制宜。


自汗不止 疮疡溃后多汗。卫虚元气外泄。大非所宜。其禀质肥盛者。湿热外泄。犹无大患。


若形槁色枯。胸中多气。血液衰少者。乃火热亢极。为害弥甚。故治肥盛之人。溃疡多汗。则宜托里消毒散加减。气虚形盛者。则宜六君子为主。酒客则加麋衔、泽泻之属。形瘦之人。溃疡多汗。则宜保元汤加归、芍。或生料六味加枣仁救其津液。庶免火气内燔。咽燥噎塞。烦扰喘咳之患。大抵溃疡多汗。一切苦寒伤胃。腻滑夺食。


辛热耗气之药。皆当切禁。


下痢不止 痈疽溃久。疮口不收。脓水清稀。而见泄利惊溏。皆为脾气衰弱之候。理中、补中、四柱、六柱、二神、四神。并可选用。如下痢白沫。此脾气下陷。补中益气加姜、桂、吴萸、木香之类。若见脓血下滞。须详血色之鲜晦。鲜者则宜连理汤之姜、连并进以和其中。晦者则宜理中汤稍加桂、附以温其下。赤白兼下如玛瑙色者。亦宜上法。倘数服不应。又当补中益气加辛温之品兼升举其阳。若下痢清血。则加茜根、乌 骨、乌梅、白芍。苟非夏秋湿热下注。则黄连、浓朴、枳壳、槟榔、泽泻等药。皆为戈戟也。


敷寒凉药 疮疡敷药。当分阴阳虚实而用内治之法。不可概敷寒凉之药。若肿痛热渴。脉滑数有力。其证纯阳。宜内服解毒之剂。外敷寒凉之药。则热毒自消。瘀滞自散。若似肿非肿。似痛非痛。似赤非赤。似溃非溃。脉洪数无力者。证属半阴半阳。宜内服助胃托里。兼行解毒。外敷寒凉药中兼辛热药一分。则营逆自从。血郁自散。若微肿微痛。色黯坚硬。肉色如故。久而不溃。脉按之沉细。举指虚浮者。其证属阴。宜内服回阳之剂。外敷辛热之药。则阴毒自解。阳气自复。凡阳气虚寒。不能消散腐溃。或溃而肿不消。口不敛者。必内服温补药。外用生附子掺疮口。则歹肉自去。新肉方生。若阴寒之证而用寒凉之药。则腠理闭塞。气血凝滞。毒瓦斯益深。良肉反死。疮口不敛。恶证蜂起。不可复救矣。盖治病必求其本。假如肿痛热渴。大便秘结者。邪在内也。疏利之。肿 作痛。寒热头疼者。邪在表也。发散之。 肿痛甚者。邪在经络也。和解之。漫肿微痛而不溃者。血气虚弱也。急补托之。色黯微痛而不溃。或溃而不敛者。阳气虚寒也。温补之。如是则五脏自和。六腑自调。气血自生。疮毒自解矣。


用刀针法 疮疡用针。当审经络表里之虚实。部分肌肉之浓薄而施之。夫肿高而软者。发于血脉也。肿硬而坚者。发于肌肉也。肉色不变者。发于骨也。疮未成者。解散以消其毒。已成者。托里以速其脓。脓已成者。当验其生熟浅深而后针之。以指轻按便痛者。脓浅也。重按方痛者。脓深也。按之不起者。脓未成也。按之即痛者。脓已成也。若脓初生而即针。则腐溃益深而不能收敛。若疮深而针浅。则内溃不出。外血反伤。若疮浅而针深。则其脓虽出。良肉亦伤。盖疮之证。气血已伤。肌肉已坏。当随决其毒。不可拘泥人神部分。其脓一出。诸证自退。若脓出反痛。或烦躁呕逆者。皆胃气亏损。急宜托里调补。凡脓已成者。急刺去。以纸捻蘸油 疮内。以膏药贴之。如疮反复未痊。多是浓味七情火动而然。当审所因而调治。亦有脓清不敛。乃胃气虚弱之故。又当兼饮食调补之。若小儿患疮肿。药中加漏芦。令母服之。乳中药过。儿疮自愈。


陈毓仁曰。肿疡初起。顶高根活。色赤发热。 肿疼痛。日渐高肿者顺。已成 肿。皮薄光亮。饮食如常。二便调匀。身温和者顺。已溃脓稠。色鲜不臭。腐肉自脱。 肿易消。身轻者顺。溃后脓浓稠黄。新肉易生。疮口易敛。食饮渐进者顺。初起顶平根散。色黯漫肿。不热不疼。身体倦怠者逆。已成肿坚色紫。不作脓。不腐溃。口干多烦躁者逆。已溃皮烂肉坚。不腐肿。仍不消。痛仍不减。心烦者逆。溃后脓水清稀。腐肉虽脱。新肉不生。疮口如冻。色败臭秽者死。治法。初起毋论阴阳表里。知痛不知痛。起发不起发。但未成脓者。俱宜灸之。既灸不知痛者。再灸之。 赤发热疼痛。有时脉来浮数。无便秘者。宜药托之。身体拘急。脉紧恶寒。饮食就暖者。邪在表也。宜汗之。肿硬痛深。口干便利。身热脉实者。邪在里也。宜下之。 痛势甚。烦躁饮冷。舌干口燥者。火在上也。宜清之。肿痛坚硬。背如负石。恶心干呕。邪毒在内。宜解拔之。肿痛日深。内脓不出。瘀肉窒塞疮口者。急开导之。软漫不作脓。不腐溃。及溃后疮口散大。不生肌肉者。阳气虚也。壮脾助胃以温补之。身凉自汗。手足并冷。六脉虚细。便泄阳脱者急温之。迟则不效。西航曰。凡痈肿须观禀质气血调治。惟霉疮结毒。非专方不应。但验病患身上有块。不时掣痛者。即为霉毒无疑。当与三白丹疏涤之。元气虚寒者。加味三白丹最妙。虚甚不胜三白丹者。五宝丹亦能疗之。肿处用精猪肉贴之。若更发热头疼。或手足颤振。筋脉缩急者。此复感风寒。触发经中郁毒也。先与万灵丹三服汗之。次用调和血气之剂。俟胃气稍复。然后用三白、五宝治之。有用三白丹后。余毒未尽者。此胃虚不能行其药力也。仍与调和气血之剂。俟能饮食起居。更与五宝丹。无不愈者。此因银粉劫剂。致成结毒。非仍用水银不能拔去病根也。用精猪肉贴者。猪为水兽。取其通达肾气。而无瘢痕之患。


〔诊〕 身重脉缓为湿胜。身热脉大。心躁时热。乍来乍去。当逐热。诸痛眩晕动摇。脉弦。宜祛风。气涩气滞。干燥亡津液。脉涩。须调气补血。寒胜则浮。食不得入。便溺多。恶寒脉紧细。应于水中补火。凡痈疽初起。 肿赤硬。脉浮数者易涩。洪大急疾者难治。弦紧沉细者危。脓成脉洪滑者易治。虚大涩滞者难治。弦小沉涩者不治。已溃脓水未尽。脉缓滑者易治。数盛弦硬者难治。涩数不调。及虚大者危。脓尽后。脉小弱缓滑者易治。迟涩虚细者难治。反洪盛或弦急者不治。溃久不敛。有歹肉干脓。脉缓滑流利者易治。弦细小弱者难治。反数盛急疾。或虚大涩者不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