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言天者,必验于人;善言人者,必本于天。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大医习业》

虚羸

仲阳云∶小儿虚羸,因脾胃不和,不能乳食,使肌体瘦弱,或大病后脾气尚弱,不能传化谷气所致。若冷者时时下利,唇口清白;热者身温壮热,肌体微黄。更当审其形色,察其见证。如面赤多啼,心之虚羸也;面青目札,肝之虚羸也;耳前后或耳下结核,肝经虚火也;颈间肉里结核,食积虚热也;面黄痞满,脾之虚羸也;面白气喘,肺之虚羸也;目睛多白,肾之虚羸也;仍审相胜而药之。又寒热二症,不可不辨。若腹痛泻利清白,不渴喜热,此属寒症,虽在夏月,宜木香丸。身热烦躁,泻利焦黄,作渴喜冷,此属热症,虽在冬月,宜胡黄连丸。皆舍时从症之治法也。


治验一小儿十三岁,面赤惊悸发热,形体羸瘦,不时面白,嗳气下气,时常停食,服保和丸及清热等药。余曰∶面赤惊悸,心神怯也;面白嗳气,心火虚也;大便下气,脾气虚也。此皆禀心火虚,不能生脾土之危症,前药在所当禁者。不信,又服枳术丸、镇惊等药,而诸症益甚,大便频数,小腹重坠,脱肛痰涎,饮食日少,余先用六君子汤为主,佐以补心丸,月余饮食少进,痰涎少止,又用补中益气汤送四神而愈。毕姻后,病复作坠,时至仲冬,面白或黧色,手足冷,喜食胡椒、姜物,腹中不热,脉浮按之微细,两尺微甚,乃用八味丸,元气复而形气渐充。年至二十,苦畏风寒,面目赤色,发热吐痰,唇舌赤裂,食椒姜之物唇口即破,痰热愈甚,腹中却不热,诊其脉或如无,或欲绝,此寒气逼阳于外,内真寒而外假热也,仍用八味丸而诸症顿愈。


一小儿八岁,面常青色,或时色赤,日间目札,夜睡切牙,二年余矣,服清肝降火之药益甚,形气日羸。余考绩到京,求治于余,曰∶肝主五色,入心则赤,自入则青,盖肝属木而生风,故肝气为阳为火,肝血为阴为水,此禀肝肾精血不足,虚火内动,阴血益虚,虚而生风,风自火出,故变面赤目札等症耳,非外风也。遂用地黄丸以滋肾水生肝木,两月目札切牙悉止,又三月许诸症寻愈,而元气亦充矣。凡肝木之症,若肝木实热生风而自病,或肺金实热而克木者,宜用清肝降火之剂,以泻其邪气。若肝经风热而目直等症,用柴胡栀子散以清肝火;加味四物汤,以养肝血。若肾虚而切牙诸症,用六君子汤以健脾土;六味地黄丸以滋肾水则愈。


一小儿脾气虚弱,饮食停滞,发热作渴,服泻黄散,不时下痢,余先用保和丸二服而愈;但不食恶心,面青手冷,又用六君、柴胡、升麻四剂,面色痿黄,食进手温;惟形体羸甚,倦怠发热,小腹重坠,肛门脱出,用补中益气汤加半夏、肉豆蔻二剂而安。凡脾胃之症,若发热作渴,饮食喜冷,或泄泻色黄,睡不露睛者,属形病俱实,宜用泻黄散疏导之。若发热口干恶冷,或泄泻色白,睡而露睛者,属形病俱虚,宜用异功散调补之。若脾气下陷者,补中益气汤。


寒水侮土者,益黄散。肝木克脾者,六君加柴胡。若目睛微动,潮热抽搐,吐泻不食,宜用秘旨保脾汤。凡小儿诸病,先当调补脾胃,使根本坚固,则诸病自退,非药所能尽祛也。


一小儿五岁,形气虚羸,睡中切牙,夜间遗尿,日间频数,余以为禀肾气不足,用补中益气汤加补骨脂、地黄丸加鹿茸,以补脾肾而痊。毕姻后,小便频数,作渴发热,日晡益甚,恪服黄柏、知母等药,以滋阴降火。后患肾痿,卧床年许,余因考绩北上,仍用前药,喜其慎疾,半载而痊。


一小儿年十一岁,面白或赤,足软不能久行,用地黄丸加鹿茸年许而瘥。毕姻后,两目羞明,两足仍软,用前丸及补中益气汤而痊。后病复发,增口渴足热,头囟觉开,视物觉大,此肾虚瞳人散不能荣养,宜用地黄丸补之,有至七八岁,或十四五岁,气血既盛而自合。若纵盗色欲,戕贼真阴,亦不尽其寿矣。


一小儿体素虚弱,患咳嗽痰涎,服化痰药而痰益甚,余以为脾虚食积,先用六君、神曲、山楂渐愈。后伤风咳嗽,腹胀不食,泄泻酸臭,此食滞伤脾,而肺气虚也,用六君、桔梗而愈。又饮食停滞,呕吐痰涎,喘嗽面白,余谓脾虚不能消化饮食而为痰,肺虚不能摄气归源而作喘,仍用六君子汤而愈。大凡腠理不密,外邪所感而肺病者,因脾胃气虚不能相生,必用六君子汤。若脾胃气实,大肠不利而肺病者,用泻黄散。若心火炎烁肺金而喘嗽者,用地黄丸。


一小儿形瘦,不时咳嗽,自用参苏散一剂,更加喘急惊搐,面白或黄。余谓此禀脾肺不足,而形气虚羸,因前剂峻利,外邪虽去而肺气益虚。肺虚则宜补脾,先用异功散加桔梗、钩藤钩一剂,痰喘顿定;乃去桔梗,加半夏、当归,再剂惊搐亦去,又加酸枣仁治之而安。年十五岁,发热痰盛,作渴面赤,形体羸瘦,用地黄丸加五味子及补中益气汤,各百余剂,而形气渐壮。若认为阴火,用黄柏、知母等药,复伤生化之源,其亦不治者矣。


一小儿五岁,尚饮乳,耳前后颈间至缺盆,以手推寻,其筋结小核如贯珠,隐于肌肉之间,小便不调,面色青黄,形气羸瘦,此禀母之肝火为患,用九味芦荟丸、五味异功散加山栀、柴胡,与儿饮之;又以加味逍遥散,与母服之寻愈。


一小儿患虚羸,耳出秽水,左手尺关,洪数而无力,余为清肝补肾,耳中虽愈,脉未全敛。


毕姻后,患瘵症,误服黄柏、知母之类,复伤元气,不胜寒暑劳役,无日不病,几至危殆,余大补脾肾,滋养元气而愈。


一小儿患症如前,肢体消瘦,面色痿黄,大便酸臭,此脾虚食积,用四味肥儿丸、五味异功散,治之而愈。


一小儿体瘦腹大,寒热嗜卧,作渴引饮,以白术散为主,佐以四味肥儿丸,诸症渐愈,乃以异功散、六味丸,月余而安。


一小儿患前症,身热如炙,此肝疳之症也,朝用异功散,夕用四味肥儿丸,诸症稍愈;佐以蚵蟆丸,数服而痊。


一小儿停食发热,服芩、连、三棱等剂,饮食日少,胸腹膨胀,肢体羸瘦,余谓脾虚饮食停滞元气复伤,先用补中益气汤加木香、钩藤钩,数剂渐愈;又用六君、炮姜,调理而安。


一小儿虚羸昏倦,咳嗽惊悸,自用参苏散一剂,更加喘急,此脾肺气虚而妄发表也,用惺惺散微解外邪,调和胃气,诸症顿愈;但手足逆冷,又用六君子汤,调补元气而安。


一小儿九岁,吞酸恶食,肌体消瘦,腹中作痛,余谓食积虚羸也,用保和丸而愈。后腹中数痛,皆服保和丸,余曰∶此因脾胃虚而饮食所伤也,当调补脾土,以杜后患。不信,后腹痛喜按,余用五味异功散二剂,因未应,自用平胃散等药,腹胀作痛,余仍以异功散加木香四剂而愈。若屡用攻伐之剂,阴损元气,多致虚羸,深可慎也。


参苓白术散 治脾胃虚弱,饮食少思,中满痞噎,心忪气喘,呕吐泄泻。


白扁豆(二两半,姜汁浸,去皮微炒) 人参 白茯苓 白术 甘草(炒) 山药(各三两半) 莲肉桔梗(炒黄色) 薏苡仁 宿砂仁(各二两)


上为末,每服一钱,枣汤调下。


地黄丸(加肉桂一两,名加减八味丸) 治小儿肝经虚热血燥,或风客淫气,而患瘰 结核。或四肢发搐,眠目抽动,痰涎上涌。又治肾疳,脑热消瘦,手足如冷,寒热往来,滑泻腹胀,口鼻干渴,齿龈溃烂,爪黑面黧,遍身两耳生疮,或两耳出水,或发热自汗盗汗,便血诸血失喑等症,其功不可尽述。(即六味地黄丸,方见肾脏)


补中益气汤 治中气虚弱,体疲食少,或发热烦渴等症。


人参 黄 (各八分) 白术 甘草 陈皮(各五分) 升麻 柴胡(各二分) 当归(一钱)


上姜枣水煎,空心午前服。



愚按∶前方若因药克伐,元气虚损,恶寒发热,肢体倦怠,饮食少思,或兼饮食劳倦,头痛身热,烦躁作渴,脉洪大弦虚,或微细软弱,或寸关独甚者,宜用之。凡久病,或过服克伐之剂,亏损元气,而虚症悉具者,最宜前汤。若母有脾胃不足之症,或阴虚内热,致儿为患者,尤宜用之。


钱氏异功散 治脾胃饮食少思,吐泻不食,凡虚冷症,先与数服,以正胃气。(即五味异功散见内钓)



愚按∶前方治脾胃虚弱,吐泻不食,或惊搐痰盛,或睡而露睛,手足指冷,或脾肺虚弱,咳嗽吐痰,或虚热上攻,口舌生疮,弄舌流涎。若母脾胃虚,儿患此症,亦当服之。


四君子汤 治脾气虚损,吐泻少食,肌肉羸瘦。(方见内钓)


保和丸 治饮食停滞,胸膈痞满,嗳气吞酸,或吐泻腹痛。(加白术一两,即大安丸)


神曲(炒) 山楂 半夏 茯苓(各一两) 陈皮 连翘 萝卜子(炒,五钱)


上为末,粥丸,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白汤送下。



愚按∶前方行气克滞之剂,若元气无亏,暴停乳食,而致斯症者,宜用此消导之。若元气虚弱,而乳食所伤者,必调补胃气为主,而佐以消导。若乳食已消而作呕者,乃胃气被伤,当用异功散补之,不宜仍用前药,重损胃气,治者审之。


肥儿丸 治肝疳食积,肢体消瘦,二便不调。


黄连 神曲 木香(各一两五钱) 槟榔(二十个) 肉豆蔻(二两煨) 使君子(酒浸去皮) 麦芽(各四两上为末,神曲糊丸麻子大。每服二三十丸,米饮下。



愚按∶前方若食积五疳,发热口干,大便不调,小便不清,或颈项结核,发稀成穗,寒热作渴,宜用之。若脾胃稍虚者,用五味异功散兼服。虚甚者,异功散为主,佐以前药。


枳术丸(方见癖块)


六君子汤(方见内钓)


四神丸(方见脱肛)


八味丸(方见肾脏)


柴胡栀子散


四物汤(二方见急惊)


九味芦荟丸(方见疳症)


加味逍遥散(方见内钓)


白术散(方见积滞)


虾蟆丸(方见疳症)


《产宝》云∶产后虚羸者,皆由产后亏损血气所致,须当慎起居,节饮食,六淫七情,调养百日,庶保无疾。若中年及难产者,毋论日期,必须调养平复,方可涉喧,否则气血复伤,虚羸之证作矣。


〔薛〕前证产伤气血者,用八珍汤。饮食伤胃者,用四君子汤。停食伤脾者,用六君子汤。劳伤元气者,用补中益气汤。若嗳气觉有药味者,此药复伤胃也。但用四君子汤徐徐少饮,以调脾胃。若胃气一健,血气自生,诸证自愈矣。


〔丹〕产后补虚人参 白术(各一钱) 黄 归身尾(各五分) 川芎(半两) 陈皮(三分)


上水煎服。如有寒,加干姜三分,茯苓一钱。


保命三元汤 治产日久,虚劳而脉浮大者。即小柴胡合四物也。


治产后日久,虚劳针灸不效者,三合散。(此四君子、四物、小柴胡三方合和是也。)


白术 川当归 芍药 黄 茯苓 熟地黄(各一两) 柴胡 人参(各一两半)黄芩 半夏 甘草(各六钱) 川芎(一两)


上为粗末,每服一两,水一盅半,煎服,日三。


当归羊肉汤 治产后虽无疾者,但觉虚弱,兼心腹痛。


肥羊肉(一斤,去脂,水一斗,煮取八升,去肉) 当归(五两) 黄 (四两) 生姜(六两)


上以肉汁煮三味,取二升五合,分为四服。若觉恶露不尽,加桂三两。恶露下多,加芎三两。有寒,加茱萸一两。有气,加细辛二两,有热,加生地黄汁二合。


《保命》治产妇虚劳不能食。十全散,(即十全大补汤。)


十全大补汤 治诸脏亏损,气血俱虚,恶寒发热;或自汗盗汗,便血吐血;或大便不实,饮食少思;或胸腹作痛,口舌生疮;或耳目不明,牙齿不固。


人参 白术 白茯苓 黄 当归 熟地黄(酒洗,蒸焙) 白芍药(炒) 川芎(各一钱) 肉桂 甘草(炙,各五分)


上姜、枣水煎服。


当归建中汤(见前腹痛。)


云岐治产后虚损,饮食不下。四物加建中、人参、白术、茯苓主之。


疗产后大虚,心腹急痛,血气上抢心,气息乏,补益方。


黄 白术 当归 人参 甘草(各二两) 生姜(四两)


先以白羊肉三斤去膜,水一斗九升,煮肉取汁五升,下诸药,煮三升,分三服。


产宝云∶产后虚羸者,皆由产后亏损血气所致,须当慎起居,节饮食,六淫七情,调养百日,庶保无疾。若中年及难产者,毋论日期,必须调养平复,方可涉喧,否则气血复伤,虚羸之证作矣。


薛氏曰∶前证产伤气血者用八珍汤,饮食伤胃者用四君子汤,停食伤脾者用六君子汤,劳伤元气者用补中益气汤。若暖气觉有药味者,此药复伤胃也,但用四君子汤,徐徐少饮,以调脾胃,若胃气一健,血气自生,诸证自愈矣。


大全云∶冷劳者,产则血气劳伤,脏腑虚弱,而风冷客之(若为气血虚,则为本气虚而寒,即无风冷客之而亦寒也,治者须知不足有余),冷搏于血气,血气不能温于肌肤,使人虚乏疲顿,致羸损不平复。若久不平复,风冷入于子脏,则胞脏冷,使人无子。(初感为寒,久则为热,若果胞冷,即本气虚,热者即血虚)


薛氏曰∶前证若血气虚弱用八珍汤,血气虚寒用十全大补汤,胃气虚弱用补中益气汤,脾气虚弱用六君子汤,命门火衰用八味汤,肝脾血虚用加味逍遥散,肝脾郁怒用加味归脾汤。


补虚汤 治产后一切杂病,只大补气血为主。


人参 白术(各一钱) 黄 川芎 陈皮(各五分) 甘草(炙,三分)


上锉,加生姜三片,水煎服(此方以中气元气为主,而无血药者,必脾胃虚而本元不足也,其血药只用川芎,又于补气中以行肝血,抑血脱益气补脾生血之良方也)。(误矣,指白虎汤而言)热轻,倍加茯苓;热甚,加炒黑干姜三分。


黄 四物汤 新产不可用芍药,以其酸寒,能伐生发之气,只以黄 易芍药,为补虚之要药。


黄 当归 川芎 熟地黄(各等分)


上锉,每服四钱,水煎服。气虚,加参术茯苓甘草;发热,加干姜;自汗多者,少用川芎,勿用茯苓,倍加蜜炙黄 ;口渴,加五味子麦门冬;腹痛者,非白芍不可,虽新产亦用,但以酒炒不妨,(黄 易芍药者,即补血汤以黄 为君之义,所谓气能生血,血不能生气,而芍药有杀伐之性,无生长之能,故去之。加减法妙,多用酒炒,助生气也,乃丹溪法)


十全大补汤 治产后血气未复,形体虚弱,发热恶寒,不能饮食。


人参 白术 茯苓 黄 当归 川芎 白芍(炒) 熟地黄(各一钱) 肉桂 甘草(各五分)


上锉,加生姜五片,枣三枚,水煎服。(恶寒者阳虚,发热者阴虚,此八物之用也,肉桂能通荣卫而和阴阳,犹诸侯之命圭,使通两家之好也)


当归羊肉汤 治产后虽无疾,但觉虚弱,兼心腹痛,即宜服之。


肥羊肉(一斤,去脂) 当归(五两) 黄 (四两) 生姜(六两)


上先以水一斗煮羊肉,取汁八升,后下三味,煮取二升五合,分为四服(本草云∶人参黄与羊肉同功。又谓羊肉补形,盖有形之物者血,而参 益气,羊肉补形,似有悬殊,乌可同语。然有形生于无形,故曰∶形不足者温之以气。则羊肉参 二而一者也,而四味有气有血,能补能行,故无疾亦宜服也)。若觉恶露不尽,加桂三两;恶露下多,加川芎三两;有寒,加茱萸一两;有气,加细辛二两;有热,加生地黄汁二合。


释曰∶所加五法,分两多寡,皆有意义。若川芎之治恶露下多,阴中升阳也,有气之加细辛,辛以散肝也,余可类推。


黄雌鸡汤 治产后虚羸腹痛。


小黄雌鸡(一只,去翅足头羽肠肚,细切) 当归 白术 熟地黄 桂心 黄 (炒,各半两)


上先以水七盅煮鸡,至三盅,每用汁一盅,药四钱煎,日三服。(肝属巽木,鸡属巽畜,雌鸡者,阳中之阴,黄色者,己土之正,产后肝虚血弱,故取以补之,色之正,脾之宜也,其所配药总以血气为主,故曰补虚羸也。其治腹痛,全在桂心)


产宝方 治产后虚羸,不生肌肉。


黄 (炒) 当归 白芍(炒) 人参(各三分) 桂心 甘草(炙) 川芎 生姜(各四分)


大枣(十二枚)


上九味用水七升煮三升,分温三服。(此即十全大补汤之变,其去地黄、白术、茯苓者,意恐滞痰滞气淡渗泄气耳)


一方 治产后虚劳,骨节疼痛,头痛,汗不止。


黄 (三两) 当归 人参 生姜(各二两) 淡豉(三合) 猪肾(二枚) 粳米(三合) 薤白(三合)


上以水一斗五升先煮猪肾,取六升,下诸药煮取二升,分为三服,(此方与前羊肉汤相为表里,而后四味尤佳,以其能助胃气,内通荣卫三焦,外达头目皮毛也。夫先天之气生于肾,后天之气生于脾,元神生于二气之先,为不可名之物,其德藏而不用。是方以人参回元气于无何有之乡,以归 生气血于元气之户,猪肾、粳米益脾肾之气于先后,生姜豆豉薤白通神明于内外,散邪秽于天壤,周行血脉而无所不通,宜养百骸而无病不治,以是骨痛头疼自汗诸症,有邪则散,无邪则补,所谓妙用无方,随感随应者也,于治产后虚劳者,宜识思焉)


又方 猪肾一双煮,入葱豉作 ,如常食之。


脾胃不和,不能食乳,致肌瘦。亦因大病或吐泻后,脾胃尚弱,不能传化谷气也。有冷者,时时下利,唇口青白;有热者,温壮身热,肌肉微黄。此冷热虚羸也。冷者,木香丸主之。


夏月不可服,如有证则少服之。热者,胡黄连丸主之。冬月不可服,如有证则少服之。


小儿虚羸,因于脾胃不和,不能乳食,故使肌肤瘦弱,或病后脾虚,不能运化谷气所致。虚而寒者,时时下利,唇口淡白;虚而热者,身体壮热,肌肉微黄。更当审形色,察见证。如面赤多啼,心虚也;面青目札,肝虚也;耳前后或耳下结核,肝经虚火也;颈间肉里结核,食积虚热也;面黄痞满,脾虚也;面白气喘,肺虚也;目睛多白,肾虚也。仍参相胜治之。(《张氏医通》)



〔钱〕虚羸,脾胃不和,不能食乳,致肌瘦,亦因大病,或吐泻后,脾胃尚弱,不能传化谷气。有冷者,时时下痢,唇口青白。有热者身壮热,肌肉微黄,此冷热虚羸也。冷者,木香丸主之,夏月不可服,如有证则少服之。热者胡黄连丸。冬月不可服,如有证则少服之。(虚羸与疳门同治也。木香丸、胡黄连丸方并见疳条。)



〔汤〕小儿疳积,其状渐黄瘦,拍背如鼓鸣,脊骨如锯,乃积而生热成疳也,宜服芦荟丸、露星膏。


芦荟丸


龙胆草 黄连 芜荑(去皮,先炒黄色,次入前二味,一处炒赤色。各一两)


上为末,另入芦荟一分,和匀,烂饭丸如黍米大。三岁儿服三十丸,空心,米饮送下。


露星膏


黄 (蜜水炙) 胡黄连 地骨皮 柴胡(各等分)


上为末,炼蜜丸如芡实大。隔宿酒浸,露一宿,次日澄去酒,薄荷汤浸服之。



〔钱〕橘连丸 治疳瘦,久服消食和气,长肌肉。


橘皮(一两) 黄连(米泔浸一宿,一两半)


上为细末。另研入麝香五分,用猪胆七个,分药入胆内,浆水煮,候临熟,以针微刺破,以熟为度,煮粟米粥,和丸如绿豆大。每服十丸至二三十丸,米饮下,量儿加减,无时。(海藏云∶黄连苦燥可以泻脾火,长肌肉。)


二圣丸 治小儿脏腑,或好或泻,久不愈,羸瘦,宜常服。


黄连(去须) 黄柏(去粗皮。各一两)


上为细末,入猪胆内,重汤煮熟,丸如绿豆大。每服二三十丸,米饮下,量儿加减,频服无妨。



〔洁〕小儿疳病,肌羸,血气不足,同大人劳瘵之疾治之。


上以洁古此言论之,不拘冷热虚羸,皆用四君子、地黄丸与前药相兼服为得也。



〔圣〕又方 治小儿尸疰劳瘦,或时寒热。方用鳖头一枚,烧灰杵末,新汲水下五分匕,立可。



〔《明》〕羸瘦不生肌肤∶胃 (灸一壮。)



〔田〕小儿疳瘦。于胸下骨尖上灸三壮,次于脊下端尾翠骨尖上灸三壮。


小儿疳瘦脱肛,体瘦渴饮,形容瘦悴,诸方不瘥者,取尾翠骨上三寸骨陷中灸三壮。


小儿身羸瘦,贲豚腹肿,四肢懈惰,肩背不举,章门二穴,各灸七壮。



〔世〕母气不足,则羸瘦肉极。


小儿虚羸。因脾胃不和。不能乳食。使肌肤瘦弱。或大病后脾气尚弱。不能传化谷气所致。若冷者。时时下利。唇口清白。热者。身温壮热。肌体微黄。更当审形色。察见证。如面赤多啼。心之虚羸也。面青目札。肝之虚羸也。耳前后或耳下结核。肝经虚火也。颈间肉里结核。食积虚热也。面黄痞满。脾之虚羸也。面白气喘。肺之虚羸也。目睛多白。肾之虚羸也。仍参相胜治之。


《产宝》云∶产后虚羸者,皆由产后亏损血气所致,须当慎起居,节饮食,六淫七情,调养百日,庶保无疾。若中年及难产者,毋论日期,必须调养平复,方可涉喧,否则气血复伤,虚羸之证作矣。


〔薛〕前证产伤气血者,用八珍汤。饮食伤胃者,用四君子汤。停食伤脾者,用六君子汤。劳伤元气者,用补中益气汤。若嗳气觉有药味者,此药复伤胃也。但用四君子汤徐徐少饮,以调脾胃。若胃气一健,血气自生,诸证自愈矣。


〔丹〕产后补虚人参 白术(各一钱) 黄 归身尾(各五分) 川芎(半两) 陈皮(三分)


上水煎服。如有寒,加干姜三分,茯苓一钱。


保命三元汤 治产日久,虚劳而脉浮大者。即小柴胡合四物也。


治产后日久,虚劳针灸不效者,三合散。(此四君子、四物、小柴胡三方合和是也。)


白术 川当归 芍药 黄 茯苓 熟地黄(各一两) 柴胡 人参(各一两半)


黄芩 半夏 甘草(各六钱) 川芎(一两)


上为粗末,每服一两,水一盅半,煎服,日三。


当归羊肉汤 治产后虽无疾者,但觉虚弱,兼心腹痛。


肥羊肉(一斤,去脂,水一斗,煮取八升,去肉) 当归(五两) 黄 (四两) 生姜(六两)


上以肉汁煮三味,取二升五合,分为四服。若觉恶露不尽,加桂三两。恶露下多,加芎三两。有寒,加茱萸一两。有气,加细辛二两,有热,加生地黄汁二合。


《保命》治产妇虚劳不能食。十全散,(即十全大补汤。)


十全大补汤 治诸脏亏损,气血俱虚,恶寒发热;或自汗盗汗,便血吐血;或大便不实,饮食少思;或胸腹作痛,口舌生疮;或耳目不明,牙齿不固。


人参 白术 白茯苓 黄 当归 熟地黄(酒洗,蒸焙) 白芍药(炒) 川芎(各一钱) 肉桂甘草(炙,各五分)


上姜、枣水煎服。


当归建中汤(见前腹痛。)


云岐治产后虚损,饮食不下。四物加建中、人参、白术、茯苓主之。


疗产后大虚,心腹急痛,血气上抢心,气息乏,补益方。


黄 白术 当归 人参 甘草(各二两) 生姜(四两)


先以白羊肉三斤去膜,水一斗九升,煮肉取汁五升,下诸药,煮三升,分三服。


〔冷劳〕


〔大〕夫产则血气劳伤,脏腑虚弱,而风冷客之,冷搏于血气,血气不能温于肌肤,使人虚乏疲顿,致羸损不平复,若久不平复,风冷入于子脏,则胞脏冷,使人无子。


〔薛〕前证若血气虚弱,用八珍汤。血气虚寒,用十全大补汤。胃气虚弱,用补中益气汤。脾气虚弱,用六君子汤。命门火衰,用八味丸肝脾血虚,用加味逍遥散。肝脾郁怒,用加味归脾汤。


《产宝》疗产后风虚,羸瘦劳弱,不生肌肉。


黄 当归 芍药 人参(各三分) 桂心 甘草 川芎 生姜(各四分) 大枣(十二枚)


上九味,水七升,煮三升,分温三服。


疗产后虚劳,骨节疼痛,头痛汗不出。


当归 人参 生姜(各二两) 黄 (三两) 淡豉(三合) 猪肾(二枚) 粳米(三合)


薤白(三合)


上水一斗五升,先煮猪肾取六升,下诸药煮取二升,分为三服。


又方 猪肾一双,煮,入葱、豉作 ,如常食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