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言天者,必验于人;善言人者,必本于天。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大医习业》

汤火伤


凡遇汤火所伤,先以盐末,和米醋调和,敷疮上,次以醋泥涂之,仍用醋涂不绝,暂救痛苦。一面急捣烂生地黄,醋调,敷疮上,直候疼止。须浓至数寸不妨事。若一用冷水、冷物、冷泥,热气得冷气,则却深入搏烂人筋骨。慎之,慎之!



保生救苦散 治火烧汤荡,或热油烙及脱肌肉者。


寒水石 大黄 黄柏(各三钱)


上为末,香油调涂患处。或湿烂干掺。


黑白散(刘知府传) 治汤荡火烧伤。


百草霜 轻粉(减半)


上为末,狗油调搽患处,立愈。


一白散 治汤荡火烧,破痛不可忍。


生白矾不拘多少,香油调搽。


清烟膏(李电川传)


鸡子清磨京墨涂患处,上用三层湿纸盖,则不起泡,冷如冰,效。


一黄散(刘嵩洛传)


大黄末,蜜水调搽。


治汤火咒云∶龙树王如来授,吾行持北方壬癸水,禁火大法。


龙树王如来,吾是北方壬癸水,收斩天下火星辰,千里火星辰必降,急急如律令。咒毕,即握真武印吹之,即用少许水洗,虽火烧手足成疮,亦可疗。


凡汤火泼烧。急觅水中大蚌。置瓷盆中。将其口向上无人处。用水片三分。真当门麝三分。为细末。俟大蚌口自开时。以匙挑冰麝一二分。倾入蚌口内。其口即合。而蚌内之肉。悉化为浆。然后再入冰麝少许。用鸡翎粘扫伤处。先从四面边层层扫入。每日用一二枚。痛处自减。及其火气已退。将用下蚌壳烧灰存性。研细末入冰麝少许。从边围扫。如无蚌处。


用冰片四面摩起。渐及于中。亦可渐瘥。


又杭粉为细末。同妇人所用好头油调涂。如无。柏子油亦可。


又用多年好陈酱。宽宽涂之。但愈后有黑 。


着人嚼生芝麻涂。随干止痛。如患处宽大。令众人共嚼共涂之。立愈。



(最忌浸冷水中,防火毒攻心,并勿服寒冷之药)


平日取老黄瓜不拘多少,瓷瓶贮之,藏暗湿处自烂为水,将此水抹患处立刻止痛,且不起泡。又以人乳拌铅粉,鸡毛调敷患处,专治初经汤火者。又以白蔹、大黄等分为末,麻油调敷,神效。如药不便,先服童便以护其心,使火不能内攻,随取大黄末,用桐油、香油均可,调敷,即垂危者,皆保无虞。又用鸡蛋清。柏叶汁、麻油调匀,敷患处即愈。又方,槐花子、生大黄、地榆、芙蓉粉等分为末,鸡子白加麻油二匙调敷。


治汤火伤急便方


(切勿以冷水冷物井下泥及溺泥激之,致令火毒攻心,当先以热童便凡汤火伤,先以盐末擦伤处,护肉不坏,然后用药敷之。急用菜油,擂门限下人,足多踏之土,搽上即愈,并不起泡。但宜及时赶搽,多搽数遍更好,太缓则起泡,方力多减。(无菜油则麻油茶油亦可。)又方,鲥鱼蒸下油,以瓦瓶盛埋土中,取涂汤火伤最效。又热小便淋细香捣油糁末切嚼烂茶叶汤火伤,凡汤泼火烧,急觅水中大蚌,置瓷盆中,将其口向上,无人处用冰片三分,真当门麝三分,为细末。俟大蚌口自开时以匙挑冰麝一二分,倾入蚌口内,其口自合。而蚌内之肉悉化为浆。然后再入冰片少许,用鸡翎粘扫伤处,先从四边围层层扫入,每日用两三枚,痛处自减,及其火气已退,将用下蚌壳烧灰存性,研细末入冰麝少许,自边围扫。如无蚌处,用冰片从四面摩起渐及于中,亦可渐愈。又方,用多年陈酱宽宽涂之,但愈后自有黑。又方,着人嚼生芝麻涂,随干止痛,如患处宽大,令众人共嚼涂之即愈。又方,旧葫芦瓢烧灰涂之,(或以麻油调敷亦可。)


救火灭良方


左手捏三山诀,持鸡蛋一个,右手捏剑诀,向蛋上将咒语,默念空写七遍,即投之火中自灭。一个不灵,七个即灭。咒语曰,敷施发润天尊。


火药烧汤火伤极重诸药不效者


牛口刺根捣汁,用鸡翎刷患处即愈,此仙方也。


烟熏欲死者


用生白萝卜嚼汁咽之立爽。


诸物咬伤毒蛇咬伤用蒲公英捣烂,粘贴即愈。又方,用鸡蛋敲破蛋头合在蛇咬处。蛋变黑色,再用一蛋合之。俟蛋内黄白不甚黑,再用一个合之,即愈。(兼治蜈蚣蝎子咬伤。)又方,将夜壶内尿垢用津唾研烂,搽之立愈。又方,以大蓝汁一碗,雄黄末二钱,调匀点在伤处,并令徐徐服其汁醋中钱五方干无蛇毒口敷之却以苦苣


急救方 以好杭粉为细末,同妇女所用好头油调涂之。如无,或柏子油亦可。(《沈氏经验方》)


一方,用生大黄切片晒,研细末,不近火,以嫩桐油调敷即愈。(同上)


一方,用梨子捣碎敷之,止痛且不腐烂,神效。(《广利方》)


汤火伤痛不可忍 以菜油一碗,浸一刻,即不痛,两三日,便退皮。如不便浸,频频涂之。凡汤火伤,切勿以冷水、冷物及井泥、尿泥激之。其热气遇冷,则入之愈深。轻者挛缩,重则直逼火毒攻心,速之死矣。(《秘方集效》)


汤火伤烂见骨者 百草霜(三钱) 轻粉(一钱五分) 共为末,麻油调搽,效。(《单方摘要》)


汤火伤灼 用景德镇瓷器打碎,埋灶内,炭火铺上,一夜取出,去火毒,为末,入黄丹少许,敷之立愈。(《活幼口议》)


一方,用蓖麻仁、蛤粉(各等分)研膏,汤伤以油调,火灼以水调,涂之。(《古今录验》)


汤火灼伤 粟米(即小米崔)焦,投水澄取汁,煎稠如糖,频敷之,能止痛,灭瘢痕。或半生半炒研末,酒调敷之。(《崔行功纂要》)


一方,用瓶盛麻油,以箸就树夹取黄葵花,收入瓶内,勿犯人手,密封收之。遇有伤者,以油涂之,甚妙。(《经验秘方》)


汤火伤疮 赤疼痛,毒腐成脓。用麻油(四两)、当归(一两)煎焦,去滓,入黄蜡一两,搅化放冷,摊帛粘贴,能止疼痛,拔热毒,敛疮口,神效。(《医林集要》)


一方,用稻草灰,冷水淘七遍,带石摊上,干即易。若疮湿者,焙干,油敷二三次可愈。(《卫生易简方》)


汤泼火烧 用水中大蚌,置瓷盆内,将其口向上,放无人处,俟其口开时,预将冰片、麝香(各二三分)同研细末,以匙挑二三分,倾入蚌口内,其口即闭,而蚌内之肉即化为水。然后再入冰、麝少许,用鸡翎粘埽伤处,先从四面边沿,层层埽入,痛楚自减。如无大蚌,小者亦可。此急救最验之第一方也。及其火气即退,将用下蚌壳烧存性,碾细末,入冰、麝少许,从边围埽。如无蚌处,用冰片从四面磨起,渐及于中亦可,渐瘥。(《江苏胡臬台刊传方》)


汤泡 煮熟鸡蛋黄,炒出油一盅,调生大黄 之。(《集简方》)


汤泡火烧 大麦净,砂锅内炒至漆黑为度,取出,以纸铺地上,出火气,研细末。烂者,干 。未破者,以香油、桐油调 ,止痛,立愈。(《奇方类编》)


一方,用人粪,瓦上焙枯黑,研末,香油调涂亦效。(同上)


汤烫火烧 螺蛳壳多年干白者,火 为末。如疮破,干掺。如不破,清油调敷。(《乾坤秘韫》)


一方,用多年庙上兽头为末,香油调敷。(《奇方纂要》)


被回禄火伤者 用大黄末,桐油调敷。或曰∶以地榆、滑石研末敷之。不独止痛,亦不溃烂,且愈后无疤痕。(《惠迪编》)


一方,用锻石一小块,用井水调化,仍将水逼去,加和麻油,调敷伤处亦妙。(同上)


烟火伤 寒水石 大黄 黄柏(各等分) 为末,蜜调敷之。最忌冷水犯之,烂见筋骨慎之。(《生生编》)


热油烧痛 以白蜜涂之。(《陆氏积德塞方》)


切勿用冷水冷物淋拓。若急迫,先以盐研末掺之,以护其内,然后用药


用尿桶宿尿,或浇浸一时之久,再以蜂蜜麻油调敷。或生箩捣涂。


汤烫火烧皮烂疼, 起挑破使毒轻,烦躁作呕防毒陷,便秘神昏气喘凶。


【注】此证系好肉暴伤,汤烫火烧,皮肤疼痛,外起燎 。即将 挑破,放出毒水,使毒轻也。其证虽属外因,然情势必分轻重。轻者施治应手而愈,重者防火毒热气攻里,令人烦躁,作呕,便秘,甚则神昏闷绝,初伤用冷烧酒一盅,于无意中望患者胸前一泼,被吃一惊,其气必一吸一呵,则内之热毒,随呵而出矣。仍作烦闷者,以新童便灌之。外初用清凉膏涂之,解毒止痛,不致臭烂;次以罂粟膏涂之。痛止生脓时,换黄连膏贴之收敛。火毒攻里者,宜四顺清凉饮服之,务令二便通利,则毒热必解。初终禁用冷水、井泥浸 伤处,恐热毒伏于内,寒滞束于外,致令皮肉臭烂,神昏便秘,端肩气喘,多致不救。外花炮火药烘燎者,治法同前。


罂粟膏


罂粟花(十五朵,无花以壳代之)


香油四两,将罂粟炸枯,滤净,入白蜡三钱溶化尽,倾入碗内,待将凝之时,下轻粉二钱,搅匀炖水中,令冷取出。临用时,抿脚挑膏,手心中捺化,搽于伤处,绵纸盖之,日换二次,其痛自止。次日用软帛挹净腐皮,再搽之。


【方歌】罂粟膏医汤火烧,香油罂粟共煎熬,白蜡更兼真轻粉,患上搽涂痛即消。


清凉膏


水泼开锻石末一升,加水四碗,搅浑澄清;取清汁一碗,加香油一碗,以筷顺搅数百转,其稠粘如糊,用鸡翎蘸扫伤处。


黄连膏(见鼻部鼻疮)


四顺清凉饮(见面部 腮)


汤火伤者,乃好肉暴经汤泼、火烧, 赤肿,急用地榆磨细如面,麻油调敷,其痛立止。如火伤调敷,数次即愈。此证最忌凉水、凉药浸敷,致令热毒伏内,轻则皮肉臭烂,重则神昏气喘多成不救。


一、凡被烫烧将死者,用生罗卜汁灌之,良久则活。敷药同上。


一、被花炮火药烘燎者,磨爆竹硝黄染火烧者。服药,敷药同上。


一、铳子入肉,用蜂蜜冲好酒饮醉即出。或用黄蜡冲酒亦效。敷药同上。


火药烧伤方


急取鲜柏枝捣烂,香油调敷神效。忌∶七天不可见水。


治汤火疮 用刘寄奴为末。先以糯米浆鸡翎扫伤处,后掺药末在上,并不痛亦无痕。但凡汤


又方 用白芨末或白蔹掺敷,生肌止痛。


治火疮败坏 用云母粉同生羊髓和如泥,涂之。


治汤火伤 用薤白与蜜同捣涂,甚效。


治热汤火烧痛不可忍 用石膏末敷之。


治火疮未起 用栀子仁烧灰,麻油调,浓封之。已成疮,烧白糖灰掺之,燥即瘥。


治汤火伤 用梨削贴不烂,防痛易瘥。


又方 用胡桃肉烧黑,杵如脂敷。


又方 用火焰草晒干,为末,冷水调敷患处。


又方 用炭末水磨涂之。


又方 用土朱磨涂。


又方 用桐油涂。


又方 用柏叶捣烂,敷伤处。


又方 用黄蜀葵花叶捣敷。


治汤火灼未成疮 用豆酱汁敷。


又方 用黍米,面曲等分,熬焦为末,鸡子白调敷。


治汤火伤 退猪毛烧灰,油调敷二、三次可愈。


又方 用鸡子清酒调淋洗;或用蜜涂;或鸡子调韶粉涂;或泥醋调;或飞面水调敷。


又方 用杨梅皮为末,油调敷;及以酒调淋洗。


治汤火败坏及灭瘢 用风化锻石炒黄,倾地上良久出火毒,研细,生油调涂。


治火烧闷绝 用尿溺冷冻饮料之;或冷水和蜜饮之。


治汤火伤 用好米醋蘸湿多年旧窗纸粘贴,自然消愈。


又方 用稻草灰不拘多少,冷水淘七遍,带湿摊上,干即易。若疮湿,焙灰干,油调敷二、三次可愈。


又方 用多年庙上 走兽为末,小油调涂立效。


又方 用生地黄汁,入小油、蜡同熬成膏,瓷器内盛,以鸡翎蘸扫。


又方 用墙上青苔烧灰,小油调涂。


又方 用血余灰以腊猪脂调涂。


又方 用寒水石烧过,为末,水调涂之。


又方 用大黄、黄连、黄柏、黄芩、白芨等分为末,水调成膏。以鸡翎频蘸涂扫,大除肿痛


又方 用多年干白螺蛳壳火 ,为末,如疮破干掺;不破入轻粉,清油调敷。


又方 用大黄、当归等分为末。以清油调敷,湿则干掺。


又方 用赤石脂、寒水石、大黄等分为末。以新汲水调涂,大去赤烂热痛。


又方 用杉皮烧灰存性,为末。湿则干掺,干用鸡子清调涂。


治汤火伤未成疮者 用小麦炒黑为度,研细入腻粉油调涂之。凡汤火伤,切不可以冷水、冷物拓之,热气不出,必致烂肉。


治汤火伤 用薤白与蜜同捣,涂甚效。


薛立斋治一男子,孟冬,火伤臂作痛,喘咳发热,此火毒刑肺金之症。用人参平肺散治之,喘咳乃止。因劳,又恶寒发热,此气血虚也。以八珍汤加枳、梗、白芷,治之而退。再加薄桂三分,以助药势,温气血,坏肉溃之而愈。如若初起 赤作痛,用神效当归膏敷之,轻者自愈,重者自腐生肌,神效。或用侧柏叶末,蜡油调敷亦效。若发热作渴,小便赤色,其脉洪数而实者,用四物、茯苓、木通、生甘草、炒黄连。脉虽洪数而虚者,用八珍。若患处不溃,而色黯者,四君、芎、归、黄 之类。若死肉已溃而不生肌者,用四君、黄 、当归、炮姜。若愈后而恶寒,阳气未复也,急用十全大补汤,切勿用寒凉,反伤脾胃。


一男子因醉被汤伤腿,溃烂发热,作渴饮水,脉洪数而有力,此火毒为患。用生地、当归、芩、连、木通、葛根、甘草,十余剂,诸症渐退。却用参、 、术、草、芎、归、芍药、白芷、木瓜,新肉将完。因劳,忽寒热,此气血虚而然也。仍用参、 之药,加五味、枣仁而安。又月余而疮敛。


一男子火伤,两臂 痛,大小便不利,此火毒传于下焦。用生地、当归、白芍、黄连、木通、山栀、赤苓、甘草,一帖,二便清利,其痛亦止。乃以四物、参、 、白芷、甘草而坏肉去,又数剂而新肉生。


一妇人汤伤胸,大溃,两月不敛,脉大而无力,口干发热,日晡益甚,此阴血虚,火毒乘之而为患耳。用四物汤加柴胡、丹皮,热退身凉。更用逍遥散加陈皮,以养阴血,壮脾胃,腐肉去而新肉生。凡汤烫火烧,痛不可忍,或溃烂,或恶疮,用松树皮剥下,阴干,为细末,入轻粉少许,生油调稀敷。如敷不住,纱绢帛缚定,即生痂,神妙不可言。然宜预先合下,以备急。自剥落而薄者尤妙。


李莫安抚方,用牛皮胶,入少汤于火上溶稠,狗毛剪碎,以胶和毛,摊软帛封之,直至痂脱不痛。吴内翰家婢,夜炊米,釜翻伤腿膝,以夜不敢曰,比晓,已溃烂,用此治之而愈。(《百乙方》)


立斋治冯氏子,患火疮,骤用凉药敷贴,更加腹胀不食。以人参败毒散加木通、山栀治之,外用柏叶炒为末,麻油调搽,渐愈。尝用煮犬汁上浮脂,调银朱涂之更效。若用凉药,逼火毒入内,多致不救。


王洪绪治一妇小腿经烫,医用冰片研雪水敷之,不一刻,腿肿如斗,痛极难忍。曰∶幸在小腿,若腰腹间,遏毒入内,难挽回矣。以地榆研细,调油拂上,半刻痛止,再拂数次全愈。


一使女,炭火烫足,背烂一孔,以伏龙肝散,乳调敷,不三日而愈。


一孩被滚汤浇腹,因痛,抓破皮,麻油拂上一次,痛止。以地榆末干糁破处,次日肌生,未破者全愈。


钱国宾曰∶余欲之遂昌,宿旅次,闻隔房人呼痛,夜不安枕。次日问店主,对曰∶小价提滚水一桶上楼与客洗面,其子拿盆后上,旧桶底脱,滚水灌子之头,今肿如斗,面目皆平,七日不食矣。余即往视,满室皆臭,用夏枯草一斤为末,以香油调肿处,浓浓敷上,实时止痛止臭,三日消肿,八日痂落,切忌食酱料。面有黑斑,店主如言药治而愈。后余回,其子叩谢。


火烧 汤池


雷公真君曰∶凡人有无意之中,忽为汤火所伤,遍身溃烂,与死为邻。我有内治妙法,可以变死而生,方名逐火丹。用大黄五钱,当归四两,荆芥三钱,炒黑,生甘草五钱,黄芩三钱,防风三钱,黄 三两,茯苓三两,水煎服。一剂痛减半,二剂痛全减,三剂疮口全愈,真至神至圣之方也。此方妙在重用大黄于当归、黄 之内,既补气血又逐火邪;尤妙用荆芥、防风,引黄、当归之补气血,生新以逐瘀;更妙用茯苓三两,使火气尽从膀胱下泻,而皮肤之痛自除;至于甘草、黄芩,不过调和而清凉之已耳。


【方歌】汤烫火烧皮烂疼,疱起挑破使毒轻,烦躁作呕防毒陷,便秘神昏气喘凶。


【注】此证系好肉暴伤,汤烫火烧,皮肤疼痛,外起燎疱。即将疱挑破,放出毒水使毒轻也。其证虽属外因,然形势必分轻重,轻者施治,应手而愈;重者防火毒热气攻里,令人烦躁,作呕便秘,甚则神昏闷绝。初伤用冷烧酒一钟,于无意中望患者胸前一泼,被吃一惊,其气必一吸一呵,则内之热毒,随呵而出矣。仍作烦闷者,以新童便灌之。外初用清凉膏涂之,解毒止痛,不致臭烂,次以罂粟膏涂之。痛止生脓时,换黄连膏贴之收敛。火毒攻里者,宜四顺清凉饮服之,务令二便通利,则毒热必解。初终禁用冷水、井泥浸塌伤处,恐热毒伏于内,寒滞束于外,致令皮肉臭烂,神昏便秘,端肩气喘,多致不救。外花炮火药烘燎者,治法同前。


方剂:婴粟膏


组成:婴粟花(十五朵,无花以壳代之)


香油四两,将婴粟炸枯,滤净,入白蜡三钱溶化尽,倾入碗内,待将凝之时,下轻粉二钱,搅匀炖水中,令冷取出。临用时,抿脚挑膏,手心中捺化,搽于伤处,绵纸盖之,日换二次,其痛自止。次日用软帛挹净腐皮,再搽之。


【方歌】婴粟膏医汤火烧,香油罂粟共煎熬,白蜡更兼真轻粉,患上搽涂痛即消。


又方:清凉膏


组成:水泼开石灰末一升,加水四碗,搅浑澄清;取清汁一碗,加香油一碗,以箸顺搅数百转,其稠粘如糊,用鸡翎蘸扫伤处。


又方:黄连膏(见鼻部鼻疮)


四顺清凉膏(见面部痄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