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言天者,必验于人;善言人者,必本于天。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大医习业》

热痢

小儿因湿热凝结于肠胃,以致腹中窘痛,频频下利,尿短色红,舌赤唇焦,喜饮冷水,此里热之证也,热重者,古法主当归芍药汤(如当归、白芍、木香、黄芩、黄连、肉桂、大黄、生甘草、槟榔等味)。


热轻者,古法主白头翁汤(如白头翁、黄连、黄柏、秦皮等味)。


〔真按〕小儿热痢,其肠胃单纯为无形湿热所凝结,较有形之食滞不同,轻者用白头翁汤,犹嫌味重性寒,过剂伤胃,但用广木香一钱,川黄连八分,老仓米钱半,引用灯芯五茎。


热重则用川黄连一钱,茵陈蒿钱半,生锦纹五分,尖槟榔一钱,六神曲八分,酒炒白芍八分,茯苓皮二钱,白归身五分,青子芩一钱,引用鲜荷叶二钱。


论曰凡痢色黄色赤,并热也。甚则下血汁,此由肠胃虚弱,邪热之气,乘虚入客于肠间,故其证下痢黄赤,或血杂下。腹间热痛,小便赤涩。身热烦渴。故谓之热痢。


治热痢不止。生地黄汤方


生地黄(半两) 甘草(炙一分) 地榆(三分)


上三味。 咀如麻豆大,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分温二服。空心日晚再服。


治热毒痢。注下赤黄,苦参丸方


苦参 陈橘皮(汤浸去白焙) 独活(去芦头) 阿胶(生用) 蓝青 黄连去须 鬼臼黄柏(去粗


上九味等分。除阿胶外为末,以水煮阿胶和,并手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米饮下,日三服,治卒下痢大良。


治诸热痢不差。乌梅丸方


乌梅肉(炒) 黄连(去须各四两)


上二味。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米饮下。日二夜一服。


治热痢无度。黄连散方


黄连(去须一两) 鸡子(二枚)


上二味。捣罗黄连为散,取鸡子白和药为饼子。烧令黑。再捣罗为细散,每服三钱匕,空心粥饮调下,日晚再服。


治一切热痢,黄连丸方


黄连(去须二两半) 羚羊角(镑) 黄柏(去粗皮各一两半) 赤茯苓(去黑皮半两)


上四味。捣罗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姜蜜汤下,暑月下痢。用之尤验。


治挟热痢,多下赤脓,黄连散方


黄连(去须) 灶突中黑尘(各一两)


上二味。捣罗为细末,每服二钱匕,温酒调空心服日再。


治夏月暴下热痢。甘草汤方


甘草(炙锉半两) 生姜(切一分) 生蜜(一合)


上三味,用浆水五协议煎至四合,去滓空心温分二服。


治热痢腹内 痛,日夜百行。气欲绝黄连汤方


黄连(去须一升) 附子(炮裂去皮脐一两) 龙骨 白术(各二两) 阿胶(炙燥) 干姜(炮) 当归(焙)


上八味, 咀如麻豆大,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温服。


治热痢、蒲根汤方


蒲根(锉二两) 粟米(淘二合)


上二味。以水三盏。煎取一盏半去滓。分温二服。空心日午再服。


(附∶暑痢)


热痢者,起于夏秋之交,热郁湿蒸,人感其气,内干脾胃,脾不健运,胃不消导,热挟湿食,酝酿中州,而成滞下矣。盖热痢之为病,脉滑数而有力,里急后重,烦渴引饮,喜冷畏热,小便热赤,痢下赤色,或如鱼脑,稠粘而秽者是也。治宜清痢荡积法,益以楂肉、槟榔治之,如体弱者,以生军改为制军最妥。


时贤谓热痢即暑痢也,丰细考之则非。《准绳》云∶暑气成痢者,其人自汗发热,面垢呕逆,渴欲引饮,腹内攻痛,小便不通,痢血频迸者是也。拟以清凉涤暑法去青蒿、瓜翠,加黄连、荷叶治之,临证之间,亦当辨治。


痢初实热腹窘痛,下痢无度尿短红,舌赤唇焦喜饮冷,芍药白头香连灵。


[注]


热痢者,皆因湿热凝结于肠胃,以致腹中窘痛,频频下利,尿短色红,舌赤唇焦,喜饮冷水,此里热之证也,重则当归芍药汤主之,轻则白头翁汤主之,或香连丸主之。


(当归芍药汤)


当归白芍木香黄芩黄连肉桂大黄甘草生槟榔水煎服。


(方歌)


热痢当归芍药汤,里急后重服最良,归芍木香芩连桂,大黄甘草共槟榔。


(白头翁汤)黄连黄蘖秦皮白头翁水煎服。


(方歌)


白头翁汤治热痢,腹中窘痛溺短赤,连蘖秦皮白头翁,煎服之后痢自愈。


(香连丸)木香川黄连各等分共为细末,酯糊为丸,如桐子大,量儿大小用之,空心米饮下。


痢初实热腹窘痛,下痢无度尿短红,舌赤唇焦喜饮冷,芍药白头香连灵。


【注】热痢者,皆因湿热凝结于肠胃,以致腹中窘痛,频频下痢,尿短色红,舌赤唇焦,喜饮冷水,此里热之证也。重则当归芍药汤主之,轻则白头翁汤主之,或香连丸主之。


当归芍药汤


当归 白芍 木香 黄芩 黄连 肉桂 大黄 槟榔 甘草(生)


水煎服。


【方歌】热痢当归芍药汤,里急后重服最良,归芍木香芩连桂,大黄甘草共槟榔。


白头翁汤


黄连 黄柏 秦皮 白头翁


水煎服。


【方歌】白头翁汤治热痢,腹中窘痛溺短赤,连柏秦皮白头翁,煎服之后痢自愈。


香连丸


木香 川黄连(各等分)


为细末醋糊为丸如桐子大,量儿大小用之,空心米饮下。